地理课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011-12-31陈春海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9期
地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此教师应该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体现出学科特点。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材。以中国地理而言,它主要教授我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我们利用地理环境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这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内容。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开发和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都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可增强地理教学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因为地理教科书的内容有相对的稳定性,受到时间限制,难以及时地将发展中的一切现象都反映出来。在讲授某些问题时,及时引进最新资料以补充教材的不足,把教材和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是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联系国家建设实际,联系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联系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联系具有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历史性地理演变等。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乡土地理情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的工农业生产、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利用课外活动或进行旅游参观考察,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点燃他们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政治热情。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比较法的应用。通过事物比较所得到的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能产生很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这无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可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通过洞庭湖今昔对比,可使学生认识湖泊演化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气候变化的对比,可使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等等。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正面的东西要讲,反面的东西也不能回避。如讲授到我国自然条件时,既要指出它的优越性,又要指出它的不足之处。自然条件的优越会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教育,而指出自然条件的不足会激发学生立志去克服它和改善它,同样也会产生教育作用。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师本身应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热忱及鲜明的是非观。这样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