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新尝试

2011-12-31曹立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9期

  中学物理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科,又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的理论性学科,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的特殊作用。
  
  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向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使之长期保持?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快素质教育目标的圆满实现?这一切,都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科学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探究式教学,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这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科学思维是中学物理学习过程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思维能力,才能掌握有效的学好物理的方法,才能正确分析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从而主动探究、敢于猜想、敢于创新,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尽力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采取的措施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生动的、科学的情境,把他们吸引到科学的探究领域,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进行大胆猜想,然后用实验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另一条途径,是把以前的一些纯知识的、脱离生活实践的题目改为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问题情境,既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从较为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找出关键因素、提取物理研究对象和物理模型的能力。
  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教师点到为止,不能让教师或“机器”代替学生的分析思考过程。因此,备课时我首先进行筛选,把益于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究的章节找出,然后按照教学要求对每一章节认真分析,搜集素材,精心设计,制作成高质量的课件。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会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大增。
  这一教学模式,在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是有充分依据的。首先,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则可创设内容丰富、有声有色的情境。该模式依据诱思探究教学论的精神,让学生通过课程,不间断地学习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以情激趣,从而逐步获得全面发展。其次,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唯知识传递,它要求实现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教学中的美就是指教学的艺术性,这几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教师引导的基本要素就是“诱”,循循善诱。这意味着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整个学习过程的艺术。教学艺术所追求的是以极大的“魔力”,激发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引导学生愉快地迈进科学的殿堂,乐而忘返,迷此不疲。
  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必要的,此时若能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效果会更加显著。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力与液体沸点关系时,可先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皇帝和宰相率领大军出征,在高山上宿营时,皇帝命令厨师为他炖熊掌,炖了很长时间,按平时的经验,熊掌早就熟了,于是厨师就把熊掌送给皇帝。皇帝一尝,根本没熟,当时就要杀掉厨师。博学的宰相赶紧对皇帝说了熊掌不熟的原因,皇帝听后知道不是厨师的过错才赦免了他。接着教师就趁机诱导,请学生找找宰相说的原因。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这一故事制作成动画片,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更加热烈,学生的潜力也将会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意识培养及物理知识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观看现场直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升华,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育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纠正了以往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轻体验的倾向,促使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使学生全神贯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有利于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
  利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受到很大的制约,课堂教学艺术性很难充分展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好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以更新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改革课程教材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从积极的方面发挥“教”的功能。这一改变将有效地纠正初中物理教学中广大教师重理论、轻体验的不妥做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