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三环节” 提高化学讲评课实效
2011-12-31李江帆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9期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实践和经验证明:一堂好的化学试卷讲评课是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对教材及其知识体系的准确把握,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加强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复习巩固“双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减少失误,积累解题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认为,上好一节化学试卷讲评课,必须做好讲评前、讲评中和讲评后“三环节”的工作。
一、讲评前,老师要精心准备,把握落实四个细节
1.整体把握试卷的知识体系及其在课本中的分布。化学学科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师若把零碎的知识点通过试卷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2.通过评卷把握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失分点所在,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3.要有量,即学生得分的分层统计,并依此对学情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弄清各层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得分情况、失分情况和失分原因。
4.对以上三个方面情况加以归纳,并写出讲评教案。
二、讲评中,要做到结合学科和题目,把握四个细节
1.落实纠错点拨、借题发挥、学以致用几个步骤,以期达到对所学知识回顾总结、归类分析、疏通思路和巩固拓展的目的。
2.要进行认真思考,结合所教班的学情实际,针对试卷解答情况,明确哪些让学生自己纠正,哪些让学生互动纠正,哪些必须集体讲评等。一般来说,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错误,可由学生对照课本自行纠错;对于原理应用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组内解决。化学综合应用类题型,通常可将化学与生产、生活、物理、生物相结合,属于高起点低落点的试题,也是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适合学生交流探讨,由学生代表讲解,老师可在旁边给予点拨、总结。
3.讲评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分析出错的各种原因,如审题不清往往是心浮气躁、读题不深入、平时不注意观察与思考所致。学习课本知识一定要结合生产前沿、生活前沿、科技前沿和社会前沿,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明确方向。
4.努力做到“讲一题,会一类,通一法,掌握一种思路”,实现高效讲评课堂。
例如,化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题目是高中生解题中的一个难点。在试卷讲评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总结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先弄清坐标表示的含义,理顺曲线的变化趋势,同时要看三点:起点、折点和极点,把握关键数据在解题中的作用。
接着出示案例(一):将一定量的氯气缓缓通入100mL分别含有等物质的量的亚硫酸和氢溴酸的混合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与氯气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溶液体积视为不变),经测定在C点恰好有一半Br-被氧化,则原溶液中HBr的浓度为()
A. 0.024mol/LB. 0.24mol/L
C. 0.03mol/LD. 0.3mol/L
经过观察、分析、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弄清了纵横坐标及起点、折点的含义,很快就会得出答案B。
然后在案例(一)的基础上,出示案例(二):向100mL 2mol/L的KAl(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 溶液,写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时及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绘出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Ba(OH)2 体积变化的图像。
解析:写出相应的化学及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下: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便能从同类题中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问题,形成较高的解题能力,让学生成为高效学习的主人。
三、讲评后,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抓四个细节
1.要把讲评内容及学习方法延伸到课外和以后的学习中,根据所讲思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反思试卷得失,进而提出改善学习的措施,推动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
2.在指导学生反思,进行心理调适的同时,老师要写好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自己水平。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好针对性、改进性、拓展性训练,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案等,加以落实和巩固。
4.在前三个细节基础上,编写出相应的课后作业,内容包括讲评内容的再拓展,把基础知识用在新的试题情境中,巩固提高,逐渐达到触类旁通。
总之,化学试卷讲评课是讲、评、练的有机结合及统一。讲是讲题的特点、命题意图、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及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评是评试卷中所问非所答、答不准、答不全、思路混乱、不开阔、不灵活等问题;练是讲和评的实施,是手段。通过讲、评、练,以达到拓宽知识面、查漏补缺、深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