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教学设备在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综合应用

2011-12-31张海林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9期

  现代教学设备包括网络、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它具有高效率、大容量以及良好的视听效果、开放的信息资源和互动的教学功能等特点,为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环境,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在高中通用技术课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尤其具有特别的优势。我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带来一些帮助。
  一、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课堂互动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更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如果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就更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但如果教师把握不好,课堂将会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最初的新奇感,对学习失去兴趣。
  1.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课题
  每堂课的课题导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堂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从画面和声音两方面直接激发、刺激学生,使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二章第一节“流程的概念”时,我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汽车生产流水线,视频展示了没用生产流水线和用了生产流水线以后的用时用功的对比。同学们看得很认真,个个全神贯注。我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在学生踊跃的回答中,我顺利引入“流程的概念”这一主题,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会轻松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学课堂互动
  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较方便地实现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讲《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三视图及其画法”时,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电子白板的数学画图工具,方便地画出各种几何图形,再根据图形画出三视图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可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较为熟悉,利用这一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较为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实现课堂互动,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实践,学生在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资源共享,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教学,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我们要依靠教学网络的优势,方便、快捷地使用资源,可以通过班班通、校校通点击名校名师的讲座,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信息量大了,容量就自然增加了。
  例如,在讲《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含义及作用”时,我除了让学生参看课本的内容和几幅图片外,还直接放映了“莱特兄弟与飞机”和“汽车的发展与变革”的幻灯片,学生们看得非常投入,积极讨论、主动发言,既明白了技术的含义及作用,又了解了飞机、汽车技术的发展史,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模拟书本和实物呈现不了的内容,例如,抽水马桶的控制过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结构的受力分析,汽车的碰撞试验等。
  在讲解《了解流程》这一课时我注意到,虽然学生在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时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并且由于学生对工农业生产的相关专业背景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对理解流程的含义和一些具体的专业化的工艺流程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解流程含义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宝马经典广告”的视频,并要求学生总结该视频所展示内容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很多,如该视频很精彩,每个动作是特定的,动作与动作之间是连续的,前一个动作都直接导致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等。紧接着我对学生的回答稍作归纳,他们就轻松地理解了流程的含义。在讲解工艺流程时,我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为例,先让学生思考好看的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再引导学生分析它与工作流程的区别。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对通用技术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用技术课程地位得到了加强。我们要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有利因素,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