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

2011-12-31张颖

老区建设 2011年10期

  [提 要] 本文分析了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障碍因素及解决办法,提出了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旅游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 颖(1965—),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和语言学。(江西南昌 330000)
  本文系江西省2009年教育规划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成功举办奥运和世博会,旅游市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旅游业成长起来的高校旅游专业开始重视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有扎实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量本专业词汇、相关的实际运用句型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应用文,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旅游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看,其内容应该覆盖全面,既要涵盖历史地理知识、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知识,又要包括与旅游相关的一些常识,如交通情况、卫生防疫、货币兑换,甚至法律知识等。同时,因为旅游行业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服务性行业,所以语言服务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使用技巧方面必须训练有素。在旅游的整套过程中,从安排游客吃住服务到引领游客游览景点,语言服务无处不在。尤其在涉外旅游企业当中,员工的旅游外语接待基本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在旅游过程中是传达本土文化内容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经过旅游服务人员的润色成为一种传递文化的优美语言。美的旅游文化内容需要用美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美的语言形式又能使人们对所了解的文化或事物产生良好的反应和记忆,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拉近与旅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良好的文化沟通。与其他专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不同的是,高校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要为将来走向旅游岗位的学生服务,必须突出口语的优势,使旅游专业的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知识和英语词汇后,能把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知识和问题以英语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宣传本国文化和进行相互交流以及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开发好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外语和外国游客表达自如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思想。
  二、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障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从目前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亟待研究和解决。如人力资源中教师素质的欠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没有特殊的专业性;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凸显旅游的专业性等。笔者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高校目前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知识面
  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大都由英语专业教师来担当,他们缺乏旅游专业知识,教学中削弱了旅游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使得目前的教学现状与旅游英语总体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旅游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应加强对旅游专业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还需深入到旅游业的相关部门去,不断丰富和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得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教师可以把一些旅游专业知识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扩大学生在旅游方面的词汇量和句型,并可适当加入一些与旅游工作相关的句子,使学生既能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又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由于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事该专业的英语教师需要有复合教学能力。
  (二)合理设置和选择课程和教材
  目前,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沿用国家旅游局及相关高校共同制定的大纲。其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充分重视外语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合,课程设置上讲授类课程多,研讨类少。另外,没有充分考虑对不同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
  由于旅游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既涉及英语教学又涉及专业教学,这就需要从上到下通力合作,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课程计划。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处理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努力抓好课程的建设工作,因为课堂教学是整体教学工作的主要表现,课程建设工作又是教务管理工作的灵魂。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高校旅游专业的英语教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规定类(主要指操作手册及指南)、描写类(如旅游企业文化与历史相关的文件文献)和分析类(操作原则和行业行为规范)。选材中要求教材与教学环节衔接好,内容要求循序渐进,突出旅游专业的特色,要有可读性,最好能导入旅游实践案例,使教材内容更直观和通俗化。
  高校旅游英语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旅游及相关专业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高校旅游英语课程体系的结构尚停留在原始的英语语言加旅游知识的简单模式中,课程往往交叉重复,理论和实践脱节,造成英语课程和旅游的专业课程不能有机地衔接。
  三、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策略
  就高校旅游英语课程资源来说,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目前的教材,积极主动地开发其更广泛的利用价值,使得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有效地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要体现出其专业学科知识,还需考虑到如何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应该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一些探索性的素材融入到教学当中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设定一个模拟的旅游英语场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朝着个性化和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体现特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如在听说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侧重与旅游专业相关又能反映最新行业信息的材料,如旅游景点介绍和饭店入住相关英语。为了增加语言的输出和输入量,在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加入外文原版影片等。
  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积极完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配套资源建设,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就业方向及实际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积极编写和开发专业特色教材,把使用教材与创造性开发特色教材相结合,使旅游专业学生能充分利用好校内的实训基地,如多功能语音实验室,导游模拟实训室,餐饮、酒吧和客房实训室,以保证旅游相关岗位技能的实践教学需要,实现学校提高实践水平和旅游企业得到实际所需人才的双赢目标。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入境旅游不断增加,急需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人才。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必须着[于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着[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认真研究旅游市场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认真分析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更好地优化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更好地开发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以后,能够掌握全面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谈旅游英语教学[J].才智,2008,(9).
  [2]邹晓伟.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3]苏安.旅游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邓秋萍.探索旅游英语专业英语课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6,(12).
  [5]A SHORNBY.语言教学的情景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1997,(3).
  [责任编辑:李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