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2011-12-31卜韶娜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8期

  摘要:职高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怎样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抗拒心理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兴趣 情感教学 效果
  
  职高数学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笔者认为,要搞好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教学效果。
  一、职高生的特点
  1.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
  大多数职高生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这导致他们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一上数学课就发愁,看见数学题就头疼。
  2.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定,自制力差
  这类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事事由家长包办,这不仅滋长了他们的惰性,而且抑制了他们的自主性。因此,他们养成了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等坏习惯。
  3.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
  部分职高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对老师的提问却往往回答不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停留在记忆模仿的认识水平上,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会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4.不善于课后总结、复习
  职高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没有养成及时复习、总结的学习习惯。这样,每次学习的知识都好像是新知识,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职高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
  二、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关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1.教师要言传身教
  职高数学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只有把满腔热忱倾注到学生的身上,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与善意,才会引起师生双方内心的“共鸣”。
  2.教师必须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3.充分利用自习课、晚自习进行答疑
  这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良好途径。数学课后的答疑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满腔热情,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关心,因而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实施“阅读教学法”
  在教学中,笔者常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数学史话、数学趣味书籍,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有趣故事,使学生多些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发兴趣。
  (二)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
  (1)正确地领会和理解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和气氛。
  (2)研究知识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知识难度如果过大,学生就会迷惑不解;知识如果过于简单,又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难度适中,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身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有助于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有张有弛。讲授要有紧有松,内容要有难有易,语言要有快有慢。让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4)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要因文而异。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意志
   很多职高生学习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1.培养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价值。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从内心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数学学习的坚韧性
  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