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尔斯泰对有岛武郎的影响

2011-12-31谢红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8期

  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曾横空出世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流派——白桦派。它巨大的魅力远远超越岛国范围,曾深刻影响了我国的五四新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有岛武郎等。尽管从微观上看,他们的创作风格各异,但从宏观上看,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即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狂热的自由主义倾向、清纯的社会理想追求及浓烈的伦理意味。其中对白桦派的精神活动产生了深广的浸透力的,就是托尔斯泰。
  有岛武郎受托尔斯泰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他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倾倒。有岛武郎对作品中的人物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感叹,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无视社会的章法、格套,矢志向往真正爱情和幸福的女主人公安娜身上。安娜那种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卑俗而冷酷的伦理抑压,却又身陷贵族社会而不能完全与之脱离想战胜自身的贵族的传统观念等种种矛盾性格,深博有岛武郎的同情。
  深受《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响,有岛武郎创作了名震大正文坛的长篇小说《叶子》。两篇小说情节上虽有些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千秋。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是怎样向命运抗争的。
  安娜在小说中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可是她遇人不淑,年轻时由姑母做主,嫁给一个头脑僵化、思想保守、虚伪成性并且没有活人感情的官僚卡列宁。婚后8年时间,她曾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但由于“世风日变”,婚姻自由的思想激起了这个枯井之水的微澜。与弗龙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藩篱,毅然公开了他俩暧昧的关系。这不啻于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也受到了丈夫残酷的报复: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她徒然挣扎,可这爱情却又成了镜花水月。终于,她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可以说,她身上集中了无法克服的时代矛盾,从而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期的牺牲品。
  有岛武郎的《叶子》中,作者把这位有朦胧觉醒意识的新女性,置于自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期间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使作品具有了概括性的社会意义。
  主人公叶子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弥漫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她才色兼具,热情奔放又好妒多疑,勇于追求纯真的情爱,不拘守宗教约定的固陋成法,憧憬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自由地位,是一个性格复杂、思想开放的日本女性。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伦理准则下,她的结局也只能是悲剧。
  作者的本意是想用同情的态度,写出叶子这样一个反抗封建观念、与旧传统彻底决裂的典型女性。但由于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在作者笔下的女性,只是一个贸然抛弃家庭、闺阁气十足的柔弱女子,她面对着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男性统治,唯一的出路便是凭借自己的才色,去开拓一个个人享乐的小天地。以这样的脆弱基础和当地的客观条件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安娜与叶子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红杏出墙”。二者都不畏惧流言蜚语,与世俗抗争,前者毅然把暧昧关系公开,后者则与丈夫离婚。但二人最终在世俗的压力下,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两位女主人公的宗教观也截然不同。安娜自杀前忏悔地乞求:“上帝!请宽恕我的一切!”而叶子死前则痛斥:“上帝!你太残酷了!”托尔斯泰笃信上帝,所以安娜临死说出了请求上帝原谅的话;而有岛武郎,却让叶子诅咒了上帝。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