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2011-12-31袁茂蓉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8期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其与原有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因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从而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认真探讨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
  一、误区点击
  1.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传统教学的作用
  教师不考虑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用于该课,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忽略了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一堂《千克和克》的公开课上,虽然教师演示了大量课件,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实物比较,用天平称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岂不是更直接、更有效吗?
  2.盲目选择多媒体素材,分散学生注意力
  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会导致过剩的资源呈现在课堂上,不但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教师的热键选用的是用flash制作的小精灵,操作时这只小精灵会突然跳出来,三秒钟后,转身背手向界面深处走去。小精灵越变越小,直至消失。如此反复呈现,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只可爱的小精灵上,没有体会到这堂课真正的主题。
  3.过度依赖课件,忽略学情
  课件无论制作得多么精美,它始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记得第一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笔者一直在与电脑对话,很少直面学生,缺乏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根本无法体现新课标的意义。
  二、解决策略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越俎代庖。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相得益彰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效统一。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能突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维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多媒体能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答案及板书内容要大胆取舍,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有利于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有效提高课件实用性,发挥其辅助功能,不可喧宾夺主
  首先,课件的内容要切合实际,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切忌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且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再次,设计课件时,要把内容集中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不要面面俱到;最后,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所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坚持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出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要使多媒体技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如概念、公式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迅速、图像直观的特点,把高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使用不当,反而有碍课堂效率的提高。这柄双刃剑该怎样使用,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思考和研究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