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初步研究
2011-12-31顾拥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8期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重视动手上机,忽视理论学习;二是重视授人以“鱼”,忽视授人以“渔”。如果把二者整合起来,既可以弥补信息技术单独学科的不足,又可以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两者整合的策略和意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
(一)准备阶段: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使学生既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感受到学习实践的乐趣。例如在“香烟与生活”的主题活动中,假设教师在开题时直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香烟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人们为什么要抽烟?”但学生对香烟的认识并不深,就是想答也答不好。这时,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香烟对人体危害的短片或一些图片、数据等,笔者认为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便利,使活动实施更有效;综合实践活动又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载体,使信息技术教育更有价值
1.方便、快捷的Internet搜索引擎
在搜集资料的途径中,利用Internet搜索引擎最方便、最快捷。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呢?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更快捷、更有效地搜索资料,如果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他们就会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搜索自己组内小课题的相关内容。
2.方便、实用的Word、Excel等办公软件
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如果涉及调查问卷和采访表,我们可以利用Word进行设计;在对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时,Excel表格是必不可少的。Word与Excel相结合,能很方便地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得到统计图。这对调查分析是很有帮助的,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节约了活动时间,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总结交流阶段:利用信息技术让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评价更有效
在成果展示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幻灯片、网页制作,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完全有能力对本小组的成果用PPT或网页展示出来。这不仅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而且也展示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然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交流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QQ群、Blog(网络日志)、BBS(论坛)等方式发表日志、感想、收获、建议,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信息技术就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工具,大大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有效培养了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是指导者、参与者,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克服困难、一起积累经验,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能。
(3)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学理论、习技能,写设计、写反思,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总结
信息技术既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素养,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搜索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媒体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