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工作中的激励方法
2011-12-31黄榕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8期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关键词:激励 表扬 批评
所谓激励,实则是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激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激励,那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将会事半功倍。
下面笔者就谈谈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几种激励方法:
一、制定明确的共同奋斗的目标
班集体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样的目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的。当班集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产生共振时,班集体目标便会激活学生进取、发展、成功的需要。班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参加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管理、评价,通过诱发、培养、满足学生参与、表现、发展等需要,来达到激励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包括职权结构和角色结构。职权结构指正式组织,如班委会、团队组织等。这些组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纪律、活动、规章等手段调整学生个体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角色结构指非正式组织,所激励的方面比较广。如设立监督小组,用以监督班、团干部的工作;每人轮流担任值日组长,全面负责当天的大小事务;每周评选出默写、纪律最好的同学和进步明显的同学等,用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
三、讲究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一)表扬——正面激励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赞扬。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起到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向作用。反之,不恰当的表扬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因此,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拿捏得当,真诚可信。一是不能用夸张的语言、虚伪的表情来表扬学生,以免学生养成自夸和不求实际的心理;二是要避免成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要关注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班上有个学生叫赵志伟,是个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上课要么随便插嘴,要么就是睡觉,下课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午休时间在校园里乱窜,心胸比较狭隘,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情而对同学动拳头,各科作业基本不做。他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学生,是因为从小缺少家长的关爱、管教。但这个学生最大的特点是领悟能力强,学东西比较快,只是课后缺乏巩固导致忘得也快。为了让他重拾信心,对于他的一点进步,比如默写正确、计算题做对了、广播操是班里做得最规范、最到位的等等,我都会及时表扬。我发现,被表扬后的他,往往能有好几天保持积极上进的状态。
2.掌握时机
掌握时机,恰当运用榜样的力量。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细微的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优点,适时适地实施表扬。如果过早地表扬,容易造成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表扬晚了,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强化。记得学期结束发奖状时,我暗地留心上来领奖学生的表现,发完之后,我问全班同学:“刚刚有没有注意到有几个同学是双手接过老师的奖状的?”学生不明就里,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我接着说:“用双手接奖状其实体现了你对荣誉的重视程度,也是接受荣誉时最基本的礼仪,刚刚16位同学中只有1位同学是用双手接受荣誉的,那就是吴姚!请大家再次用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3.设置奖励机制
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班主任可以给予口头表扬。如值日工作做得好、作业完成的质量比较高、学习态度比较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除此之外,为了扩大影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还可以准备一些物质奖励。比如每次测验,我总会奖励“状元”和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几本练习本,所谓“礼轻情意重”。
(二)批评——反面激励
批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其意义在于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错误思t+a71qGQSFu1Ao0BXC1Kjn9cplcSaxUmv3xTZZct8bY=想和言行进行教育,帮其提高认识、改正错误。但由于学生错误的普遍性、再现性和教师工作的监督性、期待性先天共存,稍不注意就会使批评蜕变成训斥,甚至咒骂。因此,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运用:
1.期望式批评
针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从侧面实施期望,给予鼓励,同样会起到预想的效果。如开学初,有的课代表收发作业不及时,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工作,为此我特地找他们谈话:“任课老师选你们作为代表,是对你们能力的信任,你们一定要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2.商讨式批评
心平气和地和学生商讨,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他们既能感受到老师批评的诚意,又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惭愧。如我班的张敏是个书迷,爱好时下流行的魔幻小说,为此我找他谈话:“爱看书不是坏事情,但是你现在是初三,学习任务已经很重,晚上还要抽出时间看这种书,你如何能够保证白天的学习效率呢?要不这样,这些书暂时由我保管,等中考结束了你再来取,暑假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他听完之后,主动把书交给了我。
3.激将式批评
激将法是促进感情和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教师设置的某一目标,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并自发地追求进步。
4.提醒式批评
大多数学生犯错误是无意识的,作为班主任要从善意的立场出发,及时给予提醒和暗示,使之意识到错误,避免再犯。
5.调侃式批评
幽默可以减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的紧张气氛,但运用时必须把握好时机,幽默的成分不能超过真正要说明的道理。如一次课间有个学生坐在座位上向垃圾桶扔纸团正好被我看见,于是我说:“再多练习练习,你有望成为姚明二号。”当时全班同学都笑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6.告诫式批评
用公正理智的态度向学生指出,若不改正坏的行为习惯,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使他认识到确有改正的必要。如我班的史宏达性格比较冲动,我对他说:“你这个性格将来进入社会肯定要吃亏。以后要发火之前,先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
7.沉默式批评
教师的沉默对学生是一种无言的批评,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促其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8.谴责式批评
对错误严重、影响恶劣的学生要公开进行严厉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理解和体会老师的苦心。
批评其实是一种相当难以运用的工作方法,因此,实施批评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而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李如其.教育技巧例话[M].南京: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