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利资金链“高烧”背后

2011-12-31高天宇

董事会 2011年9期


  吉利集团近来深陷资产负债表困境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资料显示,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从2008年的47.8亿元陡升到2010年的710.7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73.4%,这一数字超过了吉利集团2010年合并报表后的货币资产的三倍之多,让人担心其资金链存在风险。
  虽然单纯从财务数据判断一个企业健康状况的做法有失偏颇,但因流动资金匮乏而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并不在少数,更何况在当前欧洲以及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一片低迷,企业融资途径相对受限,一旦无法通过运营活动及时偿付流动负债,企业很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局。吉利集团的收购后遗症给忙于海外并购的企业一记提醒: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不要仅从被收购对象本身的战略意义出发,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审慎评估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收购“并发症”
  
  2010年8月2日,随着13亿美元现金票据的开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举动似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孰能料想,仅仅一年之后,这场“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给吉利集团带来了严重的“消化不良”。
  近日,吉利集团启动了一项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债券融资计划,集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媒体报道称,融资成功后将有7亿元用作年产30万台自动变速器项目、年产25万套汽车电子系统及变速器等零部件研发中心的投资项目,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而正是此举恰恰拉开了舆论质疑吉利集团陷入并购沃尔沃后的资金困局的大幕。
  吉利集团公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2009年,公司总负债为160.53亿元,而截至2010年岁末,该项指标增长至710.71亿元,当年资产负债率也上升至73.47%。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单纯从资金状况上看,吉利集团的处境的确不妙。在710.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