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寺听偈

2011-12-31崔济哲

鸭绿江 2011年11期

  江南的春雨下得缠绵细润,掀开雨帘走进去,古紫金庵背依洞庭山,面临太湖水。不走到庵前,你不会发现那古树繁枝中竟隐匿着一座始建于梁陈时期的古庵。
  古紫金庵虽小,建得却格外精心讲究,江南的品味,苏州的格调,佛门的规矩,出家人的心境尽在其中。金黄色的围墙,皂青色的墙头瓦,门头上一边一个白线描形的螭吻,静而守责地观望远方。碎石甬道曲曲弯弯,仿佛在昭示来者,佛门易进,修行不易。
  古紫金庵正殿门前的庭院不过一亩多大,左右两棵老树,竟是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金桂树。老树虬枝,撑着多半个院子,两树之间有一立于石台之上的三足铁香炉,雨打洗刷得象刚刚漆了一层油光光的黑漆。
  寺院极静,三世佛端坐在莲花座上,古朴典雅,肃静庄严,细看那雕塑手法圆润自然,清晰流畅,让人称道的是无论你在殿堂的哪里,只要你虔诚地合十敬佛,都能发现佛祖正慈祥专注地看着你。再看站立在大殿两侧的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果然精彩,果然逼真,果然绘声绘色,果然传神动人。相传是南宋大师雷潮夫妇的大作,距今已然八百多年矣,古紫金庵一绝。人言“天下罗汉二堂半”,此处罗汉占一堂。不简单,不简单!最生动的是罗汉衣着,佩饰,彩络,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虽是泥塑,却飘飘扬扬,轻轻逸逸,似绸似缎,确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风格作派。出正殿,有净因堂,堂外有两棵古黄杨树,亦罕見稀奇,皆有一千五百年的树龄,仍在雨中傲然,生机勃勃,粗不过罐口,树干皆是绿茸,“千年黄杨碗口粗”正是。又说“鸟中之王是凤凰,木中之王是黄杨”。我过去没看过千年黄杨树,竟站在雨中细细看起来。
  净因堂左侧,有一壁画,站立其前,如听师说。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我静静地立在壁画前,一遍一遍默诵,一遍一遍体验,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我不知道寒山是哪位高僧,拾得又是哪位高人?堂中无人,堂外亦无人,无人可问,也不必问。那雨渐渐大了,落水有声,雨声中似有诵偈声,望堂外那两棵一千五百岁的黄杨木仿佛还在聆听,它们该听过多少遍?却还在那么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听。我站在壁画前,不知为什么,突然闭上眼双手合十,心中的诵声伴随着雨中的诵声,一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