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尽快树立起档案文化及文化产业意识

2011-12-31冯世斌

档案天地 2011年8期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两个多月前,赵勇常务副省长来我局馆调研,做了高瞻远瞩言简意赅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全方位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我们正在逐项认真地贯彻落实。落实赵省长讲话,关键是真正吃透精神实质。不说别的,就说赵省长的有些提法,真可谓令我们大受触动,够我们“消化”一段时间。比如,赵省长关于档案“文化创业产业”、“档案工作要有一种独特文化”等表述,之前,我们从局长到各级人员,有谁认真想过它?其它,如服务“三个执政”、加强“三个能力”建设等,更是我们必须要深刻理解和全力推进的长期重大战略任务。
  说档案编研,我们熟悉。搞档案编研,是我们的传统,是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与窗口之一。总结多年来的工作,前几年我就意识到,编研的风气不浓,成果不丰,特别是“研”与“编”相比,重编轻研,“研”的意识和能力均较低等。无论怎么说,我们应当承认,编研意识陈旧、手段单一、成果“含金量”不高,远达不到档案文化产业、产品程度。切实加强编研开发工作,把传统的编研观念,提升到档案文化产业的高度,对我们来说,不能不是认识上的一场革命。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档案资源进行专题开发、在档案数字化开发利用上创新,这些,都事关档案价值的展示与价值实现,事关档案服务水平的高低,事关档案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要在认识上开展自我革命,每位同志,都应进行反思,都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冲动。如不承认我们的意识和工作确实落后,思路是打不开的。
  无独有偶。在2010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国家局局长杨冬权同志,在总结“十一五”工作,部署“十二五”任务时,在谈及档案的信息开发与服务方面,连续、多次使用了这样的词汇:“档案文化出版物”、“档案特色文化”、“档案工作的文化功能”、“档案文化精品”、“制作档案电视节目”、“开发网络文化产品”、“发行档案音像制品”,等等。细品杨局长所讲和赵省长的要求,真有一种他们“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何谓文化产业?我们先不要去咬文嚼字,从《档案法》把档案部门定位为文化机构,你就可以得到启示。讲档案文化产品,大家当无疑义。但,即讲产品,就要讲投入、讲成本、讲产品、讲效益、讲市场占有率等,对此,我们有多少同志能够切实认识?没思考、没认识,这就是差距。解决这个差距,就要学习,要实践,要观念更新,说重一点,就是观念革命、革新。这就没有什么难理解的。
  长芦盐务档案,我们已经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但只是个开始。开滦这个事,当时汇报我并没有说,但这几年跟开滦并没少接触,曾经想与开滦,共同搞一部《从开滦走出的美国总统》。赵勇副省长讲话时,把开滦也提出来了。春节前我总想找机会去趟唐山,重点是再去开滦,深入探讨对开滦档案的联合开发问题。正谋划着,这不,原河北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省国资委副主任李保平同志找到门上来了。几天前,我俩同在省政协会上,他跟我说,国家有一个重大课题,由我国著名的清史专家戴逸先生主持,几年前曾派人到过我局馆,说有部分开滦档案在我馆内,把这些档案和开滦的档案合起来,搞一个大汇编。我想了想,不记得有人来联系过。但听李主任这一说,我当然很高兴,即商定我俩会后尽快再谈一次。由省档案局、开滦集团、省国资委三家合作,我让他提一个联合开发的方案,根据方案再研究。这是我们本来就想的,赵省长又提出来了,现在又有人找上门来了,几个条件凑在一起了。开滦档案开发,是重大题材,有重大意义,一定要搞,搞大、搞好、搞出个名堂才是。对此,我们不应光是个参与,应当全面、主动负好我们应负的责任。这个课题的档次很高,在国内肯定会产生大影响。现在我正等李保平主任拿方案。
  提起长芦盐务档案的利用开发,我觉得有很多话要说。长芦盐务档案,可以说是我省的镇馆之宝,说“国宝”,它也是够格的。与师大的合作出版,如果不是师大方面最近一年更换人员或技术原因,早就应该出来了。长芦盐务档案,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宽,应开辟各种新的方式与载体。搞电视剧等这种新载体,我们没搞过。为积累经验,我最近专门看了些片子,开始受到启示。真搞,肯定大有价值,同时,肯定又很不容易,必须要下苦功夫。我们搞个大型的档案文献电视纪录片,叫《鲜为人知的中国长芦盐务档案》、《从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看近代盐工业的坎坷经历》或用长芦盐务档案,去折射某些大事件、某些大人物等,怎么样?这只是些初步想法。
  对长芦盐务档案实施深度开发,涉及到对2792卷外文档案进行翻译,涉及到投资。上次让继卫同志做了个规划,我看了后让修改了一稿,修改后再看,投资更大了。译日文200元一千字、英文100元一千字,价钱是以什么为依据的?还是会生同志在那儿时的基础吧?这项工作没深入推进,工作还不到位。这里面,也有一个打开思路的问题。很陌生,没经验,我们应去国家翻译局和北京二外等单位找人去,取经去。现在,翻译人才、翻译团队那么多,不然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人。找人翻译的事由杜建强负责。场所我们提供,要在馆内干,不能出馆。业余时间来也行,晚上加班也行,我们积极安排配合。我总觉得,难度不像估计的这么大。总之,这几年谋划此项工作,就没有离开石家庄,电话来电话去,这样是不行的。按李量局长的思路,找一家合作者,联合翻译并一道出版了这批外文档案,这也很好呀!连翻译带出版事,也交给建强同志考虑。
  干大事需要大手笔,需要大团队。局务会要切实加强领导,真正做为一件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带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去对待。局长直接抓,局长们个个上,整合局馆力量,人人向着打造档案文化产业、档案文化精品的方向奋进!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搞档案文献记录片也是这样,写出好的脚本是根本。写脚本事,先由尚宏雁、张继卫同志考虑怎么样?你们把已有的能看懂的长芦盐务档案,从头至尾看一遍,初步提出个写思路。是做专题性的,还是综合性的;是说事,还是折射人?都要尽快提出建议。为建国六十年献礼,国家档案局出版了《毛泽东:1949》,里边,展示了许多档案原件,这就是优势。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对长芦盐务档案和其它档案原件进行展示,以什么为主线,展示多少集,也都是我们未曾遇到的新课题。国家档案局的片子,是与我省省委宣传部合作,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的,我们也找这个公司怎么样?会后,大家都要作为打基础、切入性工作,尽快投入到这上面来。张新朋同志,由你负责,先把已有的长芦盐务档案的文件级目录,全部打印出来,给我一份,我先开阔了思路,之后,咱们再讨论,一同确定主题。结合翻译加出版,对外文档案进行一次大整理,向中国、向世界展示我们保管的这批国家档案的形象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