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开放“红色珍档” 重温“红色记忆”等
2011-12-31
档案天地 2011年8期
国际档案日开放“红色珍档” 重温“红色记忆”
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及市文化艺术档案馆、部分高校档案馆等23家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档案里的红色记忆”为主题,联手举办第五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
在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83万卷档案中,还包括瑞士著名记者兼摄影师博斯哈于1938年在延安拍摄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延安人民生产、建设的珍贵影像资料,这是今年4月瑞士档案馆赠送给上海市档案馆的。
此次活动通过红色记忆展览、红色历史讲座、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影像资料和文艺演出等,让广大市民和学生透过“红色珍档”,重温“红色记忆”,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摘自东方网)
河北省纪委监察厅推动全省纪检监察档案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5月30日至6月3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档案业务培训班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希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近年来,河北省纪委监察厅始终坚持为反腐倡廉全局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机关工作服务的档案工作理念,认真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规定,在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强化服务和工作理念创新等具体环节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目标,为推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应有作用。
(河北省纪委监察厅)
承德市档案馆启动历史档案修裱工作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建国前珍贵历史档案数量居河北省市级档案馆之首。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部分档案老化及破损情况严重,急需抢救。年初,承德市档案馆将珍贵历史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列入全局重点工作,向财政申请档案抢救专项经费十万元。为培养修裱档案的人才,承德市档案馆曾两次邀请中央档案馆从事多年档案修裱工作研究的修复专家王宜欣老师现场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七月份,正式启动了此项工作。现在,部分职工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档案修裱工作,现已修裱包括乾隆五年(1740年)在内的一批珍贵历史档案。在档案修裱过程中,为每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将档案修裱之前、之后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并确定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常态工作开展。
(承德市档案馆 韩婧 满丽群)
滦县档案局植根农村服务农民
多年来,滦县档案局始终将涉农档案的规范管理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大事来抓。一是抓好涉农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将民生档案作为机关年度归档检查的重点,选派业务骨干深入相关单位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将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积累下来,方便查阅、惠及农民;二是抓好特色农户建档。加大对建档热情高的种、养、加特色农户的服务指导,注重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积累有益的资料;三是配合该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积极抓好滦州镇、古城办等试点镇新农保档案的管理,为全县新农保工作的推行积累经验,积极为广大保农服务。(滦县档案局 刘梦学)
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档案馆建设项目获得2011年中央补助资金389万元
近日,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下发了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通知》明确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档案馆建设项目已纳入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89万元。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档案馆是2011年秦皇岛市唯一获得中央补助资金的县(区)国家档案馆,也是河北省获得中央补助资金最多的市、县(区)国家档案馆。(青龙县档案局)
邢台县“六抓六提高”推动档案工作上台阶
近日,邢台县对全县在“十二五”时期和2011年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认定、档案接收、开发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等工作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六抓六提高”的保障措施:即抓宣传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抓基础提高全县的档案管理水平、抓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抓规范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抓创新提高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抓服务提高服务大局和资政惠民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全县档案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及目标,增强了业务能力,为推动全县档案事业再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基础。(李庚春 张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