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廉政档案的认识
2011-12-31王晶晶
档案天地 2011年11期
建立廉政档案,是为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廉政轨迹,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各级组织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建立廉政档案实质上是一种制度防范,确立以制度为主的反腐新思路,就要对某些传统理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寻找遏制腐败现象的“治本”之道时,就要积极主动地改变过去那种将腐败问题简单归咎于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相比于干部的思想教育,建立廉政档案就占有了优先地位。下面就廉政档案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一、廉政档案工作的现状
腐败是党和政府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和政权稳固的现实威胁。我们党和国家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腐败现象依然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不断出现。腐败现象为什么会查而复生?纠而复发?纠其原因,是因为反腐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领导干部廉政信息档案制度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央早就对领导干部廉政信息档案建设有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规制度。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一些规定办法,但具体规定不完善,在地方部门制定配套制度时,可操作性不强,以至于廉政信息档案建设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各单位在建立领导干部廉政信息档案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各顾各,纪检监察、组织、信访等部门在领导干部廉政信息档案建设上不仅没有统一的规定措施,而且还信息闭塞、互不沟通。
1、有些单位直接照搬人事档案的内容来组成廉政档案。
2、许多单位的廉政档案内容让干部自己填写,能否如实填报全凭个人自觉,有些人的廉政档案就成了一本开销流水帐。
3、有些单位建立的廉政档案保密,不允许外人接触和查看,这样也就失去了建立廉政档案的监督机制。
二、加强廉政档案工作的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五个重要方面,强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举措和反腐倡廉的一道重要监督程序,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在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已有多年历史了。目前,廉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负责。
1、建立廉政档案是加强廉政鉴定的前提和保障。为使廉政鉴定有据可依、高效优质运作,每个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干部的廉政档案,配备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严把廉政档案使用关,加强对廉政档案的动态管理,廉政档案将随着建档对象的变动而调整。
2、进一步规范廉政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廉政档案不同于人事档案,现在有些单位参照人事档案进行管理,这样既不利于收集廉政档案材料,也容易与人事档案混淆,要明确干部廉政档案的概念、管理体制、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而且对干部廉政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统计、销毁等都应作详细规定。河北建工集团制定了《河北建工集团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人员管理,对廉政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销毁等项工作都作了规定。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部署集团内部干部廉政档案工作,使之经常化、具体化,利用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廉政档案工作宣传,提高集团全体干部的廉政档案意识。
3、进一步加强廉政档案的归档要求,确保廉政档案内容真实可靠。根据干部廉政档案的特殊性和归档范围的要求,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管。建立廉政档案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管用。廉政档案无论是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还是抑制领导干部的腐败动机,都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领导干部也看作受到自身正常欲望、人性弱点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的普通社会成员。例如:河北建工集团纪检监察部门对廉政档案中所填报的:企业领导个人的基本情况、贯彻执行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规定的情况、拒收礼品、礼金登记的情况、个人收入及家庭财产申报情况、企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材料、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在勤政廉政方面受到表彰的情况等。逐项进行调查核实,定期查阅分析廉政档案,不定期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政档案进行查阅剖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