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录中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2011-12-31任学军
档案天地 2011年11期
上世纪50年代末,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回民支队》曾经风靡一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是根据冀中地区抗日活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改编的,再现了了华北平原上一支以回族同胞为主的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历程。当年,随着《回民支队》这部影片在全国各地的陆续上映,很多观众认识了曾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马本斋,他的银幕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为后人留存了对这位回族抗日英雄最初的红色记忆。直到今天人们提起这位赫赫有名的回民支队司令员时,还往往会把他与影片中的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那么历史上的马本斋究竟是什么样呢,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本期要为大家公布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珍藏,一份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记录——《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将引领我们从档案这一视角,回望抗日烽火中的一段历史往事,追寻这位民族英雄的人生足迹。
档案的来龙去脉
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份档案《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来自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现行档案河北省民政厅全宗。上个世纪60年代初,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河北省档案管理局一九六二年六月九日“关于清理、集中省直机关现行档案的通知”,以及档案接收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河北省国家档案馆先后接收了一批省直一些厅局单位的档案,河北省民政厅的档案也一并被接收进馆,这件档案作为河北省民政厅1955年立为永久保存案卷中的一份文件位列其中,至今已有50多年馆龄了。当我们前后翻阅这件档案时,并没有发现责任者和形成时间,但卷内文件目录上填写的文件形成时间为1955年。
为了进一步摸请这件档案的来龙去脉,我们相继查阅了馆藏河北省民政厅一些相关的档案文件。发现在1954年和1955年的永久保存的档案中,有三份文件与要为大家公布的这份档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现将其中的部分内容摘录给读者,希望从中寻找档案来源的同时,或许能和大家一道找到推究《马本斋烈士传略》的责任者和形成时间上的一些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将马本斋的遗骨从山东莘县张鲁迁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安葬。按照中共中央有关指示精神,为将马本斋烈士的遗体移葬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一事,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相继发文。其中,在河北省人民政府1954年12月4日写给山东省人民政府一封公函中,有这样的记载,“原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系本省献县人,于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率领回民支队活跃在冀鲁豫平原上,到处打击和消灭敌人,不幸于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逝世,安葬在贵省莘县张鲁集。为追念革命烈士,扩大政治影响。经呈前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