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人春色不须多

2011-12-31董禛

成才之路 2011年29期

  摘要:新课改过程中,不少教师仍把思想政治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索然寡味。如何把思想政治课上的绘声绘色、让学生入耳入脑,发挥思想政治课应有的价值呢?动人春色不须多,教师若能在导入新课时做到精彩巧妙,就能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动情点;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新编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二是体现了课改的基本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教材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探究活动等环节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提炼和呈现思想观点,达到教育的目的。教材的编写,改变了传统的“写文章”的方式,采用“内容活动化”的新的呈现方式,面貌为之一新,体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居高临下地板着生硬的面孔,进行强制的、说教式的向学生灌输道理。这种简单的、笨拙的、愚蠢的、令人讨厌的教法把政治课上的干巴巴的、枯燥无味,学生听的索然寡味,毫无兴趣,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种缺乏吸引力、启发性、活泼性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概念、原理、方法就成了空洞、抽象、干瘪、晦涩的了,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真可谓是:“经是好经,可惜和尚的嘴歪了,把经念瞎了。”
  如何利用新课程教材,贯彻新课程理念,上好思想政治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巧妙、自然地传授给学生,发挥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思想教育作用呢?这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古罗马普鲁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就必须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甚至是刨根问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再适时加以启发、点拨,这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而不再是那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育方式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只有根据“三贴近”原则,广泛收集、细心筛选资料,精心设计教案,运用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会入眼、入耳、入脑,才会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最关键。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于导入新课的重要性,我们来看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实验室做过的青蛙实验。第一个:将一只青蛙放在锅内的凉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先是怡然自得,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全然不知,然后青蛙觉得不对劲了想逃离危险境地,可是却无力了,最后慢慢死去。第二个:将一只青蛙扔进沸腾的水中,只见青蛙奋力一跃就跳出来了。在第二个实验中青蛙之所以能脱离危险,是因为青蛙被激活了。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也需要激活,否则容易僵化。所以,导入新课的方法不能僵化定式,应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才能激活课堂、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课堂教学如何一开始就能掀起一个高潮、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呢?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参与,形成师生互动、共鸣的课堂局面。导入新课更不例外。教材是教学的资源、工具和指南,对于教材中所给情景材料,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预习、阅读、思考,因为书上的材料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教师自己应该选取富有新颖性、时代性的情景材料,以饱满昂扬的神态、用充满激情的抑扬顿挫的语调,精彩巧妙地导入新课,以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强烈愿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可以综合利用相声、小品、快板、口技、魔术、杂技等方式导入新课。我们甚至可以把“非常6+1”“幸运52”“超级女生”等节目克隆到课堂上去。下面谈一些具体的导入方式:
  (1)故事导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的心跟你一起走;(2)歌曲导入。可以选取经典名曲或流行歌曲,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不自禁互动起来;(3)影视镜头导入。选取催人泪下的或感人肺腑的影视镜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4)漫画、图画导入。选取诙谐幽默或发人深省的图片,使学生看了忍俊不禁的想笑或想哭,学生在感染中参与了教学;(5)扮演角色导入。教师课前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预习一下,然后指导学生扮演教材中的相关角色,可以使人感觉别出心裁、耳目一新;(6)名人名言导入。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有时甚至一语铭刻在心,使学生终生受益;(7)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导入。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问卷,调查学生意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学;(8)文字材料导入。用生动的实例、翔实的资料、丰富的知识和富于启发性的设问,使学生受到震撼、产生共鸣;(9)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这是政治课堂教学上常用的方式,比较自然和谐;(10)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直接进入正题,讲明这节课须要学习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点明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要求;(11)根据教材“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的模式,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导入;(12)谈话法导入。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景材料,放下师道尊严,向拉家常似的娓娓道来,学生就会觉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亲其师,学生就会信其道。
  教师要想精彩巧妙地导入新课,必须做到:灵活、新颖、简练、精练、娴熟、快速、准确。
  
  参考文献:
  [1]吴刚平.高中新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