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上好职高音乐课

2011-12-31郭彬

成才之路 2011年29期

  摘要:音乐充满了感情色彩,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应该是最懂得情感的人。要想上好音乐课,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关键词:音乐活动;主体意识;旋律曲调;教学艺术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是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本校学生处于初步接触音乐的阶段,接触更多的是通俗歌曲。面对课时少、内容多,以及基础不同的局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摸索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歌唱思维方法,引发他们浓厚的歌唱兴趣,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沉浸于音乐的世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艺术的表现之中;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具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并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为今后自己的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心灵,有利于学生心身健康
  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音乐与乐曲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美化”,由于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陶冶人。音乐课程的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的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这个基础上,就需要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不断地去反思我们的教学,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寻求更好的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更加有深度、有情趣。在我们许多的音乐教学或音乐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爱美、协作、宽容、创造、同情等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基本技术技能
  针对职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好音乐课,经常采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尝试运用了小组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在小组进行踊跃的讨论。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参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主题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补习基础知识主要是指补习最为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节拍、拍子、拍号、调式、调性、常用符号,以及补习一些有关的欣赏知识,如对乐器的认识等。当然,讲授这些知识应在运用的过程中穿插进行,要注意方法,以免将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当然,教无定法。只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成长,让他们踏上寻找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的道路,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三、给学生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
  在初始阶段,教师必须明确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所以在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上,我就说明“本学期评价标准中,首先是能自然大方的歌唱、表演,能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其次才是音准、音量、回答的对、错。文艺委员及时记录这些情况,作为学期成绩之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自然大方地歌唱,轻松地表演,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每次课堂组织演唱、表演时,学生会很愿意表现,就算有点跑调,声音不好听,依然能自然表现。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教材的价值性又要注重教材的适用性。教学内容既是一个完整系统,又可分可合,分开是一个构件一个单元,和起来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能否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科学地筛选教学内容,重组教材结构体系,把教学内容分割或合并?事实证明完全可以,或者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学习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改变过去孤立地死读课本的现象,把课本知识放在自然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让学生从学习中进行鉴别比较,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在课堂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各种各样的音乐知识学习,正是为了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而学了音乐创作又能有效地促进音乐知识的学习巩固和使用,学生学了作曲后,我感到最明显地作用是,使他们感到自己又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从而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音乐了。
  四、提升音乐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是由教师的人文素质所决定的。因此,要想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和追随,教师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自身高超的音乐修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个人风采和迷人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共鸣,最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对于一名音乐教师来讲,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极具感染力的个性魅力,尤为重要。包括职校学生在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兴趣广泛、才智过人的教师。是以生为本还是以师为尊,是不苟言笑还是和蔼可亲,是循规蹈矩还是独具匠心,是枯燥乏味还是风趣幽默,是平铺直叙还是妙语连珠,是生动活泼还是拘谨呆板,是庸庸碌碌还是不同凡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音乐课的成败。
  为贯彻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改革教学方法,走出以音乐学科为中心的误区,实施全面的、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