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教

2011-12-31刘永强

成才之路 2011年29期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学科更为突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办法,就是进行分组教学。2010年我在初三年级两个教学班中使用分组教学,112名学生中考及格率达95.3%,优秀率达49%,平均分80.1分,三项指标名列全县前茅。2011年,我又接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仍然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使这两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中考及格率达到98.7%,比刚接课时提高38个百分点。
  一、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成规,这就往往会造成许多学生“初一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到了初三,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教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如何摆脱这样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进行探索。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1)先摸底,后分组。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2011年8月,我接了初三二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1分以上3人;70~79分12人,60~69分17人,60分以下24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分组教学计划。我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在我的心目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3)实行动态组合。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三、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分组教学
  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当为A组同学讲练完毕后,就安排A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在A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B组学生订正他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为B组学生讲练。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组先讲后练、B组先练后讲、C组自练解答”的模式。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