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凭什么成就卓越(连载)

2011-12-31张在军

成才之路 2011年29期

  九、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
  
  2. 老村长王常会——听过我几百节课的老学生
  
  村长王常会50多岁了,一直没找到媳妇。他入党有十几年了,原来一直当支部委员,当生产队长,这次又要改选,原来的村长年龄大了要退休,大家觉得他有点经济头脑,便都一齐推荐画了他的圈。
  上任时,大家半开玩笑叮嘱他:快快努力,一是村里的脱贫致富,二是你要快快解决老伴问题。
  王常会一口人的地自然好种,挂锄农闲季节,一个人挎个篓子来学校看热闹,看够了,歇够了,便去山上割羊兔草。他家里喂了几只山羊十几只长毛兔。
  有时我去学区开会,王常会就帮我维持学校秩序。他不识字,课是不能帮忙上的,就领学生做游戏,老鹰叼小鸡,猫逮老鼠,直等我开会回来才出坡。
  有时候,他也坐在教室里看我给孩子上课,我讲《狼牙山五壮士》,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到五壮士的生平董存瑞的故事,提问题学生答,一遍遍教学生读课文,讲到精彩处,学生们热血沸腾,泪眼婆娑。王常会也热血沸腾泪眼婆娑,有时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他一边急得抓耳挠腮,有几回竟然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回答。
  听完课又出坡了,临走总忘不了嘱咐学生,可得好了学,老师讲得多热闹。又和我说,再有打仗的课,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再来听。
  再碰到这样的课,不用我通知,学生早和他说了,他总是提前很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等,有时还约和三五个老头来。
  老头们在教室墙根坐下,他便要求大家,不可吸烟不可咳嗽不可大声喘气。老头们总是忙不迭地点头说,是!是!是,全听你的。
  村学校教书20年,王常会听了我几百节课吧。他当了两届村长,媳妇一直没讨上。
  不用大家取笑他,他很自觉地提出了辞职。
  乡教育组开会,要求各学校创造条件尽快开全音体美劳课程,好让学生活泼起来全面发展。有条件的要搞,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搞,到时候乡里组织统一检查。
  组长特别点我名嘱咐,你校有透明度,更应该搞得好一点。
  散会后回来找王常会。
  他听我汇报后说,早搞晚搞都得搞,得搞在头里,快搞吧,创造条件。
  到学校后召集孩子们一块动脑筋,孩子们小鸟般唧唧喳喳,先搞篮球,像电视上那样穿短衫争球飞跑往铁圈投多么热闹。对,就先搞打篮球设备。
  于是就找王常会帮忙刨倒村头的一株洋槐树,砍成两米来高的两段,又从家里找来一段钢筋,截成两段,弯成两个铁圈,分别拧在木杆上,东西量出20步,刨好两个坑,把杆子固定住,简易篮球架搞成了。
  下午去学区送档案表,顺便买了一红一绿两个篮球,让男生玩红球,女生玩绿球。孩子们有的找打气筒给皮球充气,有的到家里抱来石灰块放在水壶里搅成石灰水,我开始指挥大家撒石灰线。
  娃们山羊羔子一般跑来跑去,都说石灰线没颜色看不清。天上的太阳很灿烂地照着,石灰线渐渐白了。
  吹哨集合学打篮球。
  孩子们呼呼啦啦站好队,一个个胸膛挺得笔直,40来个娃娃全上场,分成两队。先简单讲解打球的要领,注意不要抱球跑、不要给人下别腿、不要抓人脸,要一边拍球一边往木杆边跑,投进自家筐里就得分。问娃们可记住了,娃们齐嚷早记住了。
  村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学校打篮球的消息,来了一百多口子,王常会吆喝他们在石灰线外坐好。
  于是便吹哨开始。我把篮球往场里一扔,娃们欢笑着冲上去抢篮球,机灵鬼王成敏捷地把球抱在手里,娃们便追在王成屁股后边跑。
  圈外的村人喊叫着,有的坐不住了,跑进圈内喊加油,王常会便拿着烟袋把他们往圈外赶。一会儿有哭起来的,有破了衣衫的,便鼓圆腮帮子吹哨,比赛停下一阵,讲一阵。
  鸟们可能也从未见过这么热闹吧,上百的雀儿盘旋在校园上空看新鲜。
  校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响,往外望去,见四个人走下车往学校里走,认识两个,一个是乡里的秘书,一个是乡教委的徐主任。另两个不认识。忙和王常会迎上去,握手,介绍,才知道这两个是宣传部的。
  年长者叫赵耀卿。他很感兴趣地拍了几张照片,一边拍一边说你们创造条件搞体育活动很好,我原来在进修学校当老师,也创造条件搞了很多改革。
  徐主任说,前天开会布置的,全乡一个命令创造条件搞音体美,这里有敏感性行动最早。
  王常会忙点头,那是那是,执行上级命令不过夜,我们最有敏感性了。赵耀卿又跑进娃娃群去拍,拍疯跑的小娃,拍两边的篮球架,连说难得、难得,真难得。
  村小学一开始没院墙,一排八间房子摆在那儿,出教室就是天井兼操场,一亩多地,杂七杂八地长着几棵弯弯槐树,村里人隔三差五地拿斧头砍些树枝去喂羊喂兔,树弯枝秃不雅观,树没树样儿,学校不像学校样儿。
  学区李校长来检查说学校太荒凉,你这里常来些有头脸的人物,学校老这样子可不行,得美化美化。
  随即让学生去找来王常会,又唾沫四溅地说了半天美化美化的意义,王常会点头了,旱烟袋磕得鞋底梆梆响,说一切听上级的,美化美化就美化美化。
  下午,王常会支书就召集村民会,安排拉院墙,美化校园。
  几天后,院墙拉成,接着砌花坛。石匠张松道在外边打工,说花坛其实不难砌,外边见过太多了。圆圆的圈,“十”字花孔。
  说着,就开始砌。先用高粱秆一头扎个钉画圈,一会儿画出个直径3米的圆圈,沿圈砌一层石头作底,上面砌砖。这里一层层地砌上去,周围围了一圈村人看热闹,一边看一边比画。
  张松道就更得意地指派这个指派那个,你搬砖你和灰你挑沙你的砖不正。
  中午,花坛砌成,张松道拦住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吆喝,都隔花坛远点走,碰塌了,我的手艺砸了。花坛谁砌的?多少年也别忘了,当了总理也记住,你松道叔某年某月某日砌的花坛,谁忘了揍他个小狗头。
  学生们齐嚷:谁忘了揍他个小狗头。
  王常会来了,挎一提篮,里面有两块豆腐几头蒜,一碗咸辣椒两瓶“白干”几个酒盅。
  几个小娃看见了追着王常会要吃的,王常会抓起几个咸辣椒往小娃口里塞,吓得小娃哇哇哭着鸟散去。小娃的家长就大骂没人心眼儿的王常会,王常会便仰天大笑。
  摆上酒菜,张松道居中,我和王常会左右陪,几个小工坐下首。几盅酒下肚,张松道舌头开始发硬。记住,工钱不要了,为下一代作贡献了,上级来人记住说张松道砌的花坛。
  那是自然。我和王常会忙又给他倒酒。张松道指指花坛说,光秃秃的可不行,刘胜家有棵大雪松,让他作贡献,刨来栽上。
  饭后,我和王常会去了刘胜家,常会一个劲地往刘胜嘴上塞烟,一边塞,一边大讲美化学校的意义,直讲得刘胜莫名其妙地直朝王常会眨巴眼:和我讲这个有什么用?
  把你的雪松贡献上。王常会亮了底牌。
  刘胜一机灵,问,有什么说法。
  王常会说,咋没说法?你的娃也要上学的,大家教育大家办,不白贡献。
  刘胜支支吾吾,这棵松苗我搭上2斤酒换来的。
  王常会说:给你10斤,52度的。又朝张松道点点头:去代销点打一桶酒来,替我摁上手印,记大队的账。
  一会儿,酒打来了。王常会接过去,拧开盖子,咕咚咕咚灌上几口,吧嗒吧嗒嘴说,地道的52度。刘胜嘿嘿笑着接过了,递给婆娘呼地站起身来喊一声:作贡献了。
  一袋烟的工夫,雪松刨出来,带了磨盘大的土块。刘胜找来扛子拴上绳,四个人喊着号子抬到学校,在花坛正中央刨坑栽上。刘胜直咂嘴:五年的工夫白费了。
  王常会一瞪眼:真没水平,作贡献了还啰嗦,10斤酒喝多少天?5斤就不少,全当我访贫问苦发救济了。
  
  刮风了,树头乱晃悠,王常会围着花坛转着圈说:美化不美化就是不一样。
  众人齐点头说:那是自然,美化不美化一个样谁还美化?看学校多漂亮了,美化美化就是好。
  村北有一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修的。那些年四面山上植被好,雨水多,水库从没干过,养的鱼有三十几斤的。野鸭、水鸟鸣叫着在水面上嬉戏。走近水库几百米就能闻到库水那特有的清腥气。
  近几年,山里植被毁坏严重,雨水少了,十年九旱,加上水库底床的升高,水库再也难以蓄水。汛期过后不多日子,水就蒸干了,村人便去种麦种谷种玉米,十种九收。一开始还是谁爱种哪就种哪,渐渐的大家见这里的外快不少,便引起诸多争执,村里干脆丈量了一下,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做固定的责任田了。
  水库北面有一石崖,崖下有一山泉,水很旺,茶碗般汩汩流出,大旱季节也不下酒盅粗。此泉居西棋盘、北山、松园三村之中,如果不用浇地,千把口人饮水也能供得上。
  村子距山泉二里远,村人去担水,需翻过水库大坝,一上一下多费很多力气。众人便商量,如能把泉水引出水库大坝该多好!
  商量了几回,支部村委也重视了。于是,便请村上的几位年长者一同去设计规划。
  几次丈量设计,引水进村的蓝图设计出来。具体方案是:在水库大坝外、村前、村下边各修一蓄水千方的水池,地下铺设塑料管,把三池连成一体。
  先修坝外池,再修村前池,后修村下池。引水出坝,灌满水池,池满后水顺管下流,流入村前池,池满再顺管流入村下池。三池蓄满,村人饮水再不用往返步行四里路,几分钟便可担回,余水还可作播种、灌溉之用。
  规划在村民会上一公布,群情沸腾,于是,便集资、购沙灰、运石,修池铺管。两月后,水池修成,最后的一道关键工序是如何引水出坝。
  于是便再次丈量规划设计,结论是:如让泉水出大坝,必须破坝铺设塑料管道。
  村人又犯了愁,没有两万元破不了大坝。天,每口人得集资近千元。
  这日,王常会到水库大坝转了半天,回来径直奔了村委会。从支书位子上退下来后,王常会先是在村委大院看了几年的大门,看到别人包荒山发了山果财,也辞职承包了一面山坡建成了果园,村支书换成了刘成吉。
  这天,刘成吉正召集村民代表会,议题还是如何破大坝的事。
  王常会进门劈头一句:别磨嘴了,给我500元工钱,大坝下面铺塑料管道的事交给我。
  多少?众人惊呼。这可是两万元的工程啊。
  “就要五百便能把山泉里的水流出大坝来。”众人看看王常会,见他态度严肃,没半点玩笑成分。
  你用何种妙法?刘成吉拉王常会坐下。
  “这个你甭管,五百块钱点给我,我明天让水流出大坝来。”王常会越发严肃了。
  给他五百!
  众人齐嚷。成吉半信半疑地点给王常会五张百元大钞,王常会揣起就走。众人再不七言八语干磨嘴,满腹疑惑散去。
  次日,众人早早来到水库瞧新鲜。日头爬过东山的时候,王常会来了,抱一捆绳子一只野兔。众人迷惑极了。
  王常会来到水库底,走到水库的暗渠跟下,将绳子拴在野兔腿上,把野兔放进了通往坝外的暗渠之中。
  野兔进了渠,不动了。王常会不慌不忙,提过身边的一只铁桶,在渠口当当当一阵穷敲。渠里的兔子受到惊吓,仓皇朝渠外蹿去。
  这边,王常会把绳子拴在白塑料管上,众人大悟,狂喊着,跑出坝外一齐用力,缓缓拉出了水管……
  一个小时后,汩汩的泉水顺管流进坝外的蓄水池。
  那只兔子呢?王常会早将一写有“功臣”字样的红布条绑在野兔腿上将它抱到高山的密林处放生了。
  前些天外出学习半个月,回来后妻子说王常会叔来咱家住了几天,给咱捎来了一些青菜,都在冰箱里放着呢,有豆角、辣椒、西红柿、山鸡蛋,他现在包了十几亩荒山,山上打了一眼山泉,栽了十几种果树,从吃樱桃开始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下雪了还有大雪枣大雪桃,回家去了。他说想你想的慌儿,来和你拉呱儿的,住了两天,快七十的人了,身体硬朗着呢,鹤发童颜,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听了妻子的话,我再也坐不住了,连忙回到了老家。在村娃的引领下,我找到了西山坡王常会住的世外桃源。
  一只小黄狗汪汪叫着把我们领进了果园深处的茅草屋,几个三五岁的娃娃正围坐在王常会叔身边听他讲故事,讲的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