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2011-12-31肖国春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科情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情感基础
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情感性的学习和交流,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得好,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2. 强化良好的学科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的新成就、新发明、新创造,以及这些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教师要结合教材,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践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强化良好的学科情感,以情带知,知情统一,使学生自觉、主动地钻研物理,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思考,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理论基础
物理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应注重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学生为本,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当学习教学新理念,转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把物理教学活动朝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实施。
三、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组织教学不仅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讲课要有激情,做到声情并茂,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师生互动融洽;提问也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可通过提问,促使其注意听讲;发挥眼神的威力,教师站在讲台上要面对全体学生,用眼睛说话,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是在对他讲课,从而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观测”学生的表情反应,如果发现多数学生注意力涣散,就应该适时变换教学形式,以便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四、教会1/4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
一个教学班有40~60人之多,每节课的内容都让每一个学生都会,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尊重现实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采用以点带面的办法。在班级中,我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一定要是物理成绩较好、喜欢学习物理的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内容至少要做到每组的组长一定要学会,并且要理解好。每组的组员如果听不懂,就可以问组长,让组长在课下认真细致的给组员讲解。在分组时,一定要把分组的原因给学生讲清,以免学生产生误会,产生反感,失去学习的热情。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知识,理解知识。
五、针对疑难问题要有特效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法宝
在教学中,有许多比较难的知识,有的知识是不易理解,有的知识是不易学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些疑难问题,要有特效的解决方法,有了这些特效的解决方法,使这些疑难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设计滑轮组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极难的问题,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介绍了一种方法。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股数n,确定股数n有两种方法,一是n=G/F,二是n=s/h;第二步,确定动滑轮数N,动滑轮N=n/2(取整数);第三步,确定定滑轮数M,改变力的方向时,定滑轮数M=(n+1)/2(取整数),不改变力的方向时,定滑轮数M=(n-1)/2(取整数);第四步,确定绕法,股数是偶数时,绳子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上,股数是奇数时,绳子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上。通过这个针对滑轮组设计的方法学习,让学生感到极难的问题变成了学生极感兴趣的问题,既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滨海县大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