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铃木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启示

2011-12-31田青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摘 要:文章从铃木教学法的角度反思小学音乐教学中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其借鉴意义以及实践操作中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铃木教学法;音乐
  
   新课程实施以来,本着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愿望,我们的音乐课突破了以往的练唱、识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增添了丰富的课堂形式,做游戏、表演、看多媒体视听资料等环节融入课堂。同学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下,体验到了学习音乐的乐趣,激发了音乐的想象力。我们改革音乐课堂,为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上的训练,很难说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具备了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基础。
   日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开发个人才能,使资质平平的孩子能够成为品德高尚、演艺精湛的音乐家的教育体系。铃木教学法虽然是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方法,但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而是涵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作者认为,学习铃木教学法反观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得到颇多启示。现总结如下,以与同行探讨。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1. 重展示,轻训练
   现在的音乐课上,已很难见到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识谱练习了。因为新课标“淡化技能”的要求,我们的课堂已经罕见必要的技能训练,学生在音乐课上,教师放弃了传统的钢琴、竖笛、口风琴,转而依靠多媒体,学生们游戏做了,歌唱了,却仍然不识谱、不会合唱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的音乐技能越来越差。
   2. 重愉悦,轻审美
   今天的音乐课堂,经常看到老师让同学们用铅笔、文具盒等模仿打击乐器的节奏,为舞蹈伴奏,于是课堂成了学生们肆意玩耍的地方,一片喧嚣中,学生获得了愉悦,但是却缺少了对音乐发自心灵的审美感受。我们的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展示、随时的体验表演夺去了感受音乐的时间。
   3. 重表面,轻心灵
   今天的音乐课堂,气氛活跃,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学生从中得到的愉悦,是极其肤浅的,因为没有触及审美,没有对音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依赖,其兴趣也是短暂而非长久的。学生真正地爱上音乐,往往因为是被音乐中真正审美的内涵,被音乐打动人心灵的部分引起的共鸣与震撼,这是嘈杂而喧嚣的音乐课堂无法提供的。
   二、铃木的教育思想对课堂的偏差给出的建议
   1. 孩子的音乐能力训练非常重要
   铃木镇一曾说:“音乐对孩子的启蒙意义就在于,保护和不断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使之不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音乐的功能并非仅仅是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性情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学习音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手段。”铃木镇一指出能力的培养如同酵母慢慢发酵一样,每个人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各种能力都有一定的成熟期,但都要从简单做起,反复训练,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优越的能力。进而,已经熟练掌握的能力都应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出色,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
   2. 音乐是一种升华灵魂的审美
   乐声打动的铃木镇一指出,为了使孩子一生幸福,生活内容要丰富多彩,父母有义务使他们具有文学和音乐修养。孩子在童年时期培养出良好的音乐修养,获得音乐的审美能力,懂得在音乐中释放自身的情感,这对成人后的他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们的人生会因为音乐而充实、幸福,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力量,就能被音乐打动,从而使灵魂升华,使人变得高尚、更为有智慧。
   3. 培养孩子纯洁的心灵,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
   铃木镇一认为生命力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原动力。他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和优良的能力。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将孩子培养成心灵美的人,人格高尚的人。
   三、运用铃木教育法改进我们的教学
   从铃木镇一音乐教育实践的角度概括言之,铃木镇一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思想是,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首先,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才能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其次,坚持不懈的大量练习是才能发展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再次,积极情感的不断激发是才能发展的第三个基本条件。最后,倾听习惯和倾听技能的培养是音乐才能发展的第四个必要条件。措施有如下几点:
   1.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来促进孩子的求知欲
   铃木镇一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和工作是痛苦的、低效的,当然也是没有创造力的。我们应该通过兴趣培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
   2. 用音乐的训练开启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铃木镇一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在音乐活动中,要采用反复练习的方法,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培养儿童在音乐上形成快速直觉反应力。在倾听、歌唱和演奏活动中,一个新的音色、一首新的歌曲或乐曲都很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教师在练唱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在分辨旋律乐句的细微变化中得到发展。因为孩子必须对他所听到的音乐作细致的观察,先是听觉上的“观察”,然后才能去努力模仿他们听到的声音,唱好歌曲和曲调。教师通过简单的哼唱旋律,把歌词教给孩子,孩子的音乐记忆力便在他自己的内心哼唱中得到了加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纯技术性的反复练习同时,也进行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3.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造就孩子成功人生的重要途径
   铃木镇一曾说:“性格是人的生命力在顺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良好的性格是促进人生成功的一种力量,是造就幸福、成功人生的关键。反之,不良的性格也会成为阻碍人生成功的障碍。”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培养他学习知识之外,更应把培养他优良的性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要让孩子具备各种能力和美德,应该一开始就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对他进行长期的性格培养。
  
  参考文献:
  [1]晨曦.铃木镇一教育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新沂市新安镇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