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1-12-31赵明明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一、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功能
几何画板作为数学教学的新工具,为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提供了可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运用几何画板去发现、去表现、去探索、去总结函数、代数、几何的规律与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总结起来,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图形度量、绘制及计算功能;图形变换功能;几何定理展示功能;动态对象“跟踪”功能等。
二、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课件制作平台应功能适用、界面简洁,且能够便于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生成状况,对课件的预设和结果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掌握方法、理解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运用几何画板,实现了开发与运行的同一界面,运行方式与参数不一样,且各人的运行结果也都不一样。其这一功能较大程度上便利了小学数学课堂“猜想、验证”教学模式的开展。
(一)探索未知数学问题
在进行“圆的面积”内容教学时,可通过对几何画板的利用,来创设出如下的问题情境:草地上,用一根草绳将一只羊栓于正方形小屋的一个角上,羊一边走一边吃草。这时教师就可这样提问:通过上述图画,可以提出哪些数学相关的问题?如求运行轨迹的最大面积。这时学生就可通过课件来对羊进行自主拖动,来从草绳轨迹对相关数学问题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即最大面积是大圆面积的3/4加上两个小圆面积的1/4组成的。同时,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自我操作,来对线段长度不断调整,从而提出更多事先没有预设的问题,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与解决中,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其教学效果是传统媒体教学形式所无法代替的。学生在自主操作课件探索求知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既解决了原有问题,又作出了进一步拓展,体现了自主发现、积极探究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养成。
(二)实施动态教学
在解决“长方形变化角度,变成平行四边形时,其面积和周长有何变化,又是为什么?”此类问题时,很多学生对面积为何变小难以理解,单纯靠想象是很难体会到随着图形的变化,哪些量变化了,又有哪些量没有变。这时,教师应用几何画板制作如下课件(如图1),来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学生通过拖动B点来发现图形在不断变化中所发生的变化,即因组成长方形的四边长度没有改变,故周长不变,而同面积相关的高G却在持续的变化之中。通过应用几何画板所营造的动态探究平台,实现了学生对动态问题的自由探
究,学生的猜想、观察能力
得到了培养,空间观念进
一步发展。
(三)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进行“小数的意义”内容教学时,为使学生对小数的分数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可制作这样的课件形式:让学生自由操作可实现对小数大小的任意修改。通过应用几何画板,学生重复感知小数的大小变化。在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认知实践与体验中,利于学生丰富表象的积累,从而抽象出小数的意义,顺利建立起具体化的思维起点。
(四)实现平面问题的空间转化
在进行“观察物体”内容教学时,为将静态物体变为直观、动态的形象,可应用几何画板来进行三维图形的模拟(如图2),让学生从上面、正面、侧面这些方位来对立体图形(五个小正方体所组成的)进行观察,三视图的直观体验,聚结了学生的注意焦点,学生的空间想象难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三、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小学数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恰恰几何画板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强大揭示作用和功能是其他课件制作平台所难以媲美的,在几何课件的设计制作方面亦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上述优势外,几何画板还可对“移动”“系列”“动画”“现实/隐藏”等按钮进行设置,嵌入一些功能性对象,从而便于应用几何画板来进行文本、图片、图形和动画的制作,设计制作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件。
(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