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探讨

2011-12-31朱福乾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摘 要: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关于创新,邓小平同志历来提倡,他在1984年就指出:“我们现在教学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也特别重视,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因此,如何搞好中学教学中的教育创新,是摆在每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物理学科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初步体会。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认为营造创新氛围极其重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何谓创新精神?我以为,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 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怎样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呢?
   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
   2. 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其内涵应包括创新探索的志向和责任心,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献身精神。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呢?
   (1)在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介绍当今世界物理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物理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要求高、难度大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验。例如,要求学生亲自拍照,自己冲洗照片,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准确操作,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奋、百折不挠的精神。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形成了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能力,即是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发明创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即是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中小学科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三、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1. 想象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3.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
   4. 摆正知识与能力关系,以兴趣诱发创新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一个人熟记了菜谱,并不一定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拥有知识却不具备能力的例子。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学生会读书做题就可获得能力的发展。而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到有关的活动中,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学会思考,大胆探索。营造出一种勇于上进、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出现抢着说的局面,会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的竞争中去思考、去创新。
   (滨海县八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