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2011-12-31单俊宏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摘 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现在要培养的学生,不论将来是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需要的都是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实际才能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
学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人的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本,注重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以上这些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思考,整理成文,以求教于同仁。
一、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是提高中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逐步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强调语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运用生动的、富有激情的语言和各种手段,实实在在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他们的学识才会不断得到充实、丰富,文化素质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较好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主要是指道德思想水平和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学生正处于可变时期,可塑性强,所以,把好思想教育关是中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语文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思想教育优势。语文教学首先可以通过对先进事迹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和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次,可以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章和一首首扣人心弦的诗篇去感化学生。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学生来说,所谓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有一定的自信心,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各方面不够成熟,不少人感到困惑、迷茫,甚至出现某些心理障碍。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想象联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练习。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在阅读时间和质量上,严格要求,即有一定量和度的规定。适当地提高阅读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即使学生思维增加强度,又培养了意志力。写作训练要进行观察分析、整理材料的训练,写观察笔记、分析笔记,培养想象力、联想力,活跃思维。进行听、说训练,学会与人打交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性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团结友爱、谅解互助的事迹,鼓励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学习过程中,组织同桌或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四、培养学生较强的能力素质
能力的范围很广,而对中学生来说,首先是读书学习的能力,其次是社会实践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第一目标来抓。教师可以先确定教育目标,然后突破教材,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能使学过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
此外,课余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的各种竞赛,如演讲、辩论、编报、表演、动手制作等,还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文学社等,让学生参观游览,广泛涉猎,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现在要培养的学生,不论将来是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需要的都是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实际才能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大丰市裕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