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应如何避免事故发生

2011-12-31李云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3~6岁的幼儿,户外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各种形式组织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但在户外活动中,又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那么,我们应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活动内容
   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好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的活动能力,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运动器材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就要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如果是大班的孩子,因为他们在跑、跳及运动器材的运用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设计的活动就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不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一般采用比赛的方式孩子会更喜欢。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比赛只是进行活动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目的,所以不要过分强调结果。
   二、活动场地、体育器材的选择
   在组织户外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这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场地太小都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好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并提醒孩子不要拿着器材去攻击同伴。
   三、教师要具备安全意识和技能
   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幼儿户外活动时,虽然教师警惕性很高,但毕竟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有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教师要不厌其烦地随时提醒幼儿活动中安全的重要性,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四、教师和幼儿的着装
   幼儿着装是户外活动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忽视,在活动前要仔细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如鞋带系好没有,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等。别看这些都是小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因此,在户外活动前,教师不要怕麻烦,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些工作。此外,教师的着装也要特别注意,最好穿运动装、运动鞋,这样在给幼儿示范动作要领时才能到位。
   总之,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教师确实比较费心,但我们不能怕麻烦而不去组织或者少组织。因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这里把“体”放在首位,就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中“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把孩子的健康摆在首位,按要求组织好幼儿的户外活动,尽力避免事故发生,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社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