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分析与对策
2011-12-31魏凤玲
成才之路 2011年35期
摘 要:当前,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只有家庭、学校、自身几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归因分析;教育对策
一、学习动机的了解与考察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动机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这不仅仅是因为动机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因或心理力量,不能直接观察或测量它的水平和强度,而且因为动机作用的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单单根据外部行为表现和活动结果是不可能作出确定性的判断的。因而我没有单纯地采用一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妄下结论,而是采用观察、谈话、问卷、教师评定等多种方法相互融合进行的。
1. 观察法
观察的内容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空间是既有课上课下,又有校内校外及其实践活动中的。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对待本节的学习任务要求。(2)观察其能否主动完成课外作业。(3)观察其对待奖赏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的态度。(4)观察其在各类竞赛中的真实表现。(5)观察其对别人求助的态度。
2. 座谈法
利用课前或课后,不定期地非正式深入学生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谈天说地,消除学生对老师的距离感,掏出学生的真心话。当学生课业不多时也找几位代表到办公室座谈,座谈时,尽量营造出宽松、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学习动机的归因分析
各种动机的作用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并不是均等的。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要求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父母的志向和愿望,并与其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抱负水平有很大关系。
1. 家庭因素——家长的价值观、关注度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家庭中的权威,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学习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接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父母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家长的价值观、态度、志向、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对孩子的要求就高;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的要求就低。
2. 学校因素——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1)课堂教学水平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
(2)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足。
3. 自身因素——个体的兴趣、意志、抱负水平制约着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其动机的稳固性、深刻性。广泛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各方面的学习表现出积极性,生活丰富多彩。如有一位同学特别喜欢文学,课余时间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写小说连载,积极投稿;还有一同学特别喜欢实验,自家的阳台上摆满了瓶瓶罐罐。当然,时间是一个固定常数,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难免会顾此失彼,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有些兴趣流于表面、肤浅。
三、讨论和教育对策
1. 家庭方面——家长要努力争取提高孩子学习动机的主动权
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必须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义务,使孩子不至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首先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干什么。其次沟通的时候,要态度平和,多倾听,多让他们发表一些建议。再次,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特别是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及时获得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状况等信息,取得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家人间平等、友好、和睦、亲密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和健康的心理。
2. 学校方面——发挥好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它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因此,不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是集体的舆论、气氛等方面都要力求教师根据动机形成规律,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动机。
3. 自我方面——合理的自我归因,激发内部需要
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要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自觉性、自主性,明确各门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自己的学习需要,合理地运用反馈原则,知道自己的缺点,找差距,树决心,强化自己的学习愿望。心理学家盖茨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个人的满足感了,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个人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了。”学习上成功的满足会推动你进一步追求成功。明白了这一点,就要不断为自己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减少失败的打击。这就要求学生平日应抓住各个环节,珍惜一点一滴的进步,把应掌握的知识掌握。当然,我们的学习并不全是成功的满足,失败的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韦纳曾说过: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种主要因素。在遇到学习的困难时,要切合实际的归因,善于调整自己的状态,确立新的目标。
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广大教师都关心的问题。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对孩子教育的合力,充分了解研究学习动机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唤醒和激励、鼓舞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成就自己心中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莒南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