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的电动车
2011-12-31
汽车与运动 2011年8期
中国个程院院士杨裕生
AS: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扬裕生:纯电动车(EV)是奋斗目标,可以用“谷电”和“风电”,因为没有油路、气路,车身结构简单,只是在当前电池能量下合理的设计里程仅为150kin。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高造价造成市场小,且受到金属“铂”产能影响,燃料电池还要进行长期的基础研究。油电混合动力车HEV当前的优势已经不突出,增程式电动车EREV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
AS:在中国十年的电动车发展历程中。哪些经验受用于将来电动车的开发?
杨裕生:十年来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是三横三纵,而电动车发展重点摇摆不定,过度重视整车的开发而忽略了电池的发展。我国电动车发展受到传统汽车观念支配,电动车的路线和重点严重受国外影响,示范推广模式过分受奥运、世博左右,电动车研制被急功近利思想观念笼罩。要切实承认,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它决定电动车的发展路线和运行模式,正所谓车未动,电池先行。十二五的任务是将电动车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要摒弃传统汽车发展中外合资、引进模式,而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发展增程式电动车。
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
AS:中国电动车发展下一步该怎么走?甄子健:5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这一指示正符合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重大项目已于2010年启动,八十几个课题已投入近10亿元资金。我们需要努力做好的是:技术发展、经济规模、市场容量、能源资源、节能减排、社会需求之间及其与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之间的多元互动发展关系。科技部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
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
AS: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期待是什么?
王子冬:我个人认为“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重点解决电池系统的问题,需要向日本企业学习,尽快开展电池成组技术的研究。我们的企业比较注重满足国家标准,而国外企业注重满足用户标准。提高评价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水平,有效指导电池生产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在关键技术上形成整体突破,使中国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在2020年技术水平居于国际先进地位,产能规模实现世界第一。另外也要注重新材料电池的研发,如高温钠电池。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AS:中国电动车应该怎样发展?
王秉剐:首先是动力电池性能和价格上的差距,就要找到相适宜的定位,如果定位过高,强求与传统车相接近,必然会造成价格很贵,难以推广如果只在城里跑,对车速、续航里程也不要求那么高,充一次电行驶100km左右,城区内的交通就够了,这样的车是有可能发展的。随着电池性能的提高,将电动车性能逐步提高到传统车辆水平。当前电动车技术的竞争就集中在电池性能上,我们要高度重视下一代电池的研发工作。还有就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动车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在初期要通过示范工程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