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有往
2011-12-31
汽车与运动 2011年8期
嘉实多油品问答
Q:听说嘉实多的机油产品有针对涡轮增压车型的,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么?
A:涡轮增压的应用,主要是提高了发动机单位体积的功率输出,使得可以以更小的发动机设计,来实现更大的动力输出。对机油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发动机油应该具有更强的抗磨能力,因为发动机增压之后,气门、气缸、轴承等摩擦副所承受的应力会急剧上升,更强的油膜强度和更出色的抗磨能力是机油应对该挑战的关键;二是发动机油应该具有更强的抗高温能力,当发动机增压之后,发动机本身的工作温度会提升,并且此时的机油除了要润滑发动机之外,还要润滑连接涡轮和增压叶轮的高温转子轴承。若机油的高温性能不足,则轴承部位极易于生成积碳,涡轮增压器易于失效。当涡轮增压器变成一个易耗品,车主的维修更换成本将大大增加。嘉实多的润滑专家针对这两个方面的挑战,做足了准备。首先,针对涡轮增压轿车,推荐使用磁护和极护以上产品,这些产品采用了全合成的基础油,从根本上保障了机油的抗高温能力;此外,还采用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添加剂技术,对抗抗磨能力方面带来的挑战。例如在磁护产品中,运用了磁护智能分子的配方,未启动,先保护,在极护方面,除了有极速动力的高抗磨配方之外,还会在近期将钛合金流体科技(FST)引入到极护全系列产品中,这将进一步提高极护本身的油膜强度。数据表明,这个油膜强度的提高将高达40%。
微博趣闻
胖阿福:在长春街头发现2011上海车展上的展车,黑色的捷豹XK RS,车里面还有移动证。看来是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马上街上就有其身影了。一些车迷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观看,拍照,品头论足。
转播 刘征:原来这辆车在长春,之前有人说在四川,终于真相大白了。
英国车匹夫:古德伍德,速度的节日,车的海洋,车迷的嘉年华天堂,F1距离我们太远,但古德伍德主角就是我们自己,看看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剪彩的MG6。
微博关注
徐锋:大众在中国的成功是坚持技术传播路线的成功,这是值得欧洲品牌借鉴的策略,别学美国车和日本车宣传什么生活方式,那往往是技术上无优势才退而求其次的手法。
张硕:那可不一定,现在吹牛,弄不好也缴税。关琳琳:为什么让外国品牌如洪水般充斥国内市场,自有品牌啊,何时才能让国车能如日系,韩系车一样,让其国人引以为豪啊。张灵犀:技术优先是品牌传承和坚挺的最重要保障。
孔朝晖:#汽车限购#限购并不能彻底地缓解交通拥堵,这从北京、上海的现实交通状况已经能看出来了。国人对汽车的渴求由来已久,随着收入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就像是洪水爆发,只能引,不能堵。管理部门应该多考虑如何建立基础设施与引导措施来让这股洪水按需流动,为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做贡献。
微博语录
程丛夫:赛车无论怎么改,都离不开两点:1、Aerodynamic grip,2、Mechanic grip,提高这两点是所有车队人员与车手追寻的目标。Aerodynamic grip是指在中高速度弯,赛车需要下压力时,直线肘起的作用,但好的合理的赛车,弯道下压力好,直线时阻力又少,这样直线速度好。DRS的效果就是最简单的提高直线速度。
张雁飞:“被自愿”、“被就业”、“被开心”、“被捐款”、“被失踪”……一系列新词在互联网上流传,大有铺天盖地之势。看似荒谬的语法表达,传递出多少无奈——一个“‘被’时代”悄然来临。甚至,连买一辆车,也要“被加装”了!
陈燕黎:利益,永远是各方追逐的焦点,不管“被”什么了,总有人得利或淡定。
徐凯:有钱的老板们,把玩赛车的钱分出一点,把这些老爷赛车收藏起来,办一个中国赛车博物馆,比玩一趟达喀尔更有长远影响,更可以说中国赛车文化从你开始了!
微博锦囊
张毅:昨天有网友问我为什么推荐某款车,我回答说,凭感觉,买车就是跟着感觉走。有几个人是在深入研究技术参数、配置之后买车的?中国绝大多数买车人都是凭着感觉买车的。第一,这个车看着顺眼,第二价位还合适,第三,身边人有说不错的。眼下车型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其实都差不多,凭感觉买一辆就行了。
长安汽车兰州远东·商用:经济型车应在5年内更换,对于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车而言,及时更换能省去不少花费,最好在5年内更换。一过三年,车的小毛病就会多起来,花在维修上的费用积累起来将十分惊人。这还不如及时买新车划算。这对买二手车也是一样,最好不要买已经用了5~6年的二手车,否则车身毛病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