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驾趣有木有?

2011-12-31

汽车与运动 2011年8期

  说到电动车,我们都会想到节能环保、绿色出行;而提到驾驶乐趣,则多数人会把它和加速、操控、激情相关联。这么看来,电动车注定与驾驶乐趣没有了交集。
  由于最近测试了几款技术相对成熟的电动汽车,于是编辑部茶余饭后的话题也多与电动汽车相关。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驾驶感受和性能表现,出现了正方与反方两种不同的看法。
  反方认为,电动汽车的驾驶感受远不如汽油车。不但背上电池之后,车身的操控显得笨拙,而且能量回收系统还使滑行时的反拖感过于明显,就像踩着刹车。更重要的是,不到200km的实际续航里程让人心里没着没落,稍微开得猛些,电量就噌噌地往下掉,真怕搁在半路回不了家。而且多数车型还需要专门的充电系统,测试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可真没少“被迫”去人家4S店里蹭吃、蹭喝、蹭报纸。驾驶感受的不同和使用方面的不便,使得电动汽车的驾驶乐趣几乎丧失殆尽。
  当然,反方也认同电动汽车的优势,那就是加速非常给力。没有了换挡和复杂的燃烧过程之后,电动机对油门的响应线性而直接,动力的持续输出在超车时让人信心倍增。
  而正方首先认同了反方表述的电动汽车表现,但却认为评价电动汽车不能直接引用汽油车的经验。所谓“汽车”的称呼,就是烧汽油的车。对于历史超过125年的汽车来说,人们对它的感受与认识早已先入为主。作为后来者,电动汽车难免会被下意识地与前辈做比较,因此也就有了反方的观点。实际上,电动汽车是个新概念,在机械设计上除借鉴了现代汽车的底盘系统之外,动力系统、变速器以及电子控制理念都截然不同。实际上,它们就是概念车套上了现代汽车的“伪装”外衣,让你觉得它们是同类罢了。
  电动汽车的某些缺点实际是它的特点。比如能量回收系统的反拖感,实际使用时可以代替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刹车动作。在一段时间的钻研与适应之后,你会发现用油门来控制正常的加减速是多么地省力。特别是在堵车时,右脚不需要在刹车与油门间不停地转移阵地,控制抬起油门的程度便可实现不同的减速度,直至车辆停稳。这时还能充分利用动能为电池充电,同时也避免了刹车系统的磨耗。
  充电的不便也只是目前的问题,这是概念阶段必然会遇到的。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多,以及充电系统的标准化,在家充电是不久将来的必然结果。对于续航里程来说,200km足以应付大城市里的日常使用,谁没事儿一口气跑五环路两圈(198km)呢?电动汽车绝对不会是家庭惟一一辆车,它的存在就是短途的低成本代步工具。我们作为首先吃螃蟹的电动车驾驶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概念阶段的“半成品”。而对于驾驶乐趣,在电动汽车上也要重新定义。安静的驾乘环境、极低的使用成本、敏捷的加速响应、持续的超车力道、省力的驾驶操控,甚至零排放的优越感,都能为你的驾驶增添乐趣。毫无疑问,电动汽车也有驾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