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的破译高手宋兆宜

2011-12-31刘瑞挺

计算机教育 2011年23期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主要国家的许多机构都做过破译密码工作,尤其是图灵的故事为大家津津乐道。事实上,我党在延安时期也有专门的破译密码小组。
  虽然延安周边的安塞与伦敦郊外的布莱奇利公园似乎有天壤之别,其实当时条件同样艰苦。战时的伦敦已是满目疮痍,图灵小组住在低矮的房舍,忍受蚊虫的叮咬,却激情地创造着历史。安塞城外的黄岩沟自然是穷乡僻壤,一批年轻人也在乐观地创造着奇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当年毛泽东同志曾赞誉过的“破译高手”、外交部离休干部宋兆宜老人恰好90周岁。为此,笔者特别拜访了宋老,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 抗大第一课:走向延安
  
  离休后的宋兆宜同志
  宋兆宜同志1921年9月13日生于河北蠡县一个爱国绅士的富裕家庭。1937年8月参加蠡县抗日青年救国会。1938年9月调入抗大,1939年9月29日入党,同时抗大第五期毕业。
  调入抗大的第一课,就是300多人的大队从冀中前线徒步走向延安。长途行军三个半月,行程3 600里,途经河北、山西、河南、甘肃、陕西五省,1938年12月底胜利到达延安。期间经历的艰难险阻无法言表。
  由于抗日形势迅猛发展,前方急需大批军政干部,为此,第四期学员提前毕业,第五期紧接开学。
  1938年12月8日,开学庆祝大会举行。文庙大殿前的广场上,抗日歌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忽然,大家听到一阵马蹄声,有人喊“毛主席来啦!周副主席来啦!”毛主席参加了庆祝大会,并致词祝贺。
  宋老回忆道:“第一次听湖南话,有些听不懂,但内容大致还记得,毛主席首先说明大会的意义,‘今天是抗大第四期毕业,又是抗大第五期开学的日子,对第四期毕业的全体同学表示祝贺,对第五期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接着简述抗战形势,以抗大校训‘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和我军一贯传统‘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一番。其中,讲到‘艰苦奋斗’时说,‘我们因为穷困,才要起来革命’,‘革命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事业’,‘抗大就是培养更多不怕困苦、克服困难的战士的大学校’,还风趣地说,‘抗大学员必须是会打草鞋,会打仗,身上长虱子的人,如果不长虱子,不会打仗,不会打草鞋,就不算抗大学生……’第一次见到我党我军最高领导,我感慨万分。毛主席很有风趣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丰富充实的抗大学习生活
  抗大第五期开学后,经数次整编,总校下属三个分校,一、二分校开往抗日前线,总校和三分校留守延安。三分校下设军事队、政工队、参谋训练队、东北干部训练队等。宋老被分配到军事队,驻守延安东郊侯家沟,后迁往清凉山。
  抗大是一座革命大熔炉,九个月的抗大学习生活内容太丰富、太充实了!宋老如数家珍地把九个月的磨炼娓娓道来:上课、出操、放哨、背粮、炊事、开荒、打草鞋、挖炸弹、掩埋同志尸体。
  “我在军事队学习,自然以军事为主要内容。从立正、稍息,直到班、排、连、营……各种作战指挥、组织,步兵侦察,后勤、政治工作。政治课是讲军事哲学辩证法,老师有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滕代远等。”
  “日寇飞机每隔一两天轰炸延安一次。为避免人员伤亡,上级决定在高山上设防空紧急哨兵,凡听到或看见敌机立刻鸣枪报警,校方把具体任务交给军事队。我执行过三次,遇敌机一次,鸣枪一次。”
  “1939年上半年,全连每周去背一天粮。那时候做炊事工作很艰苦,每天的饭食很简单,早饭小米稀粥,中晚饭小米焖饭,炒土豆,天天如此。但供一百多个小伙子吃饭,也不容易。于是每天由一个整班人力负责下厨操作。每班每月轮作三次。全班分工合作,有抬水的,半个班人力到延河取水上山,其余有淘米的,有煮饭的,有烧火的,有切土豆的,有炒土豆的。”
  “那时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开荒。我们队共开荒山土地近二十亩,为边区的耕种作了很大贡献。”
  “打草鞋的活儿人人都会。当时草鞋的材料不足,于是大家分别外出,四处寻找一种充当打草鞋材料的马连草,结果总算解决了材料的短缺问题。”
  “那时敌机对延安的频繁轰炸,给延安送来不少废钢铁,这样就可以打造成各种生产工具。有一次,我们发现一枚未爆炸的重磅炸弹,上级命令我连去挖。我们挖出并作了安全处理后,抬回大队。大队长方正平把它用做武器课程的教具。他解放后曾任南海舰队司令,当时讲课的照片,我参观军事博物馆时亲眼见过。”
  “敌人轰炸后有不少人就牺牲了,我们需要掩埋战友的遗体。当时六个人一组抬担架,把烈士的遗体运到很远的山沟掩埋,我共抬了四次。将烈士的遗体掩埋后,我们向他们敬礼,希望这些年轻的战友安息。”
  
  ※ 新战士到军委二局工作
  抗大毕业后,宋兆宜被分配到延安军委二局,在隐蔽战线整整工作了10年。
  宋老说:“一开始不愿留在后方,曾闹过情绪,后来逐渐安下心来,并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这10年是我最难忘的10年,是我发挥个性、喜欢钻研、扩大眼界、增长知识的10年,是我对革命事业作出过小小贡献的10年。”
  军委二局地处延安以北60里的安塞旧城,宋兆宜在第六训练班,驻黄岩沟。1939年10月开学,训练全能谍报人员。教官是马文波(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班长是彭富九(解放后任总参三部部长)。教学内容为谍报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如骑马、打枪、照相、窃取、收发电报、装卸收发报机以及密码破译等。全班分两个区队,第一区队由抗大毕业的10人组成,区队长为宋兆宜。第二区队由保安小学选调而来,区队长为王熙权。
  宋老讲起六训班的学习,首先讲了一个难忘的故事。“大约在1939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和班里七八个同志到河边打篮球。球场不远处有人喊我们,要求我们几个小鬼一起过去,帮他们把一辆陷在河中心的汽车拉上岸来。我们几个人边走边议论,‘延安到安塞没有公路,汽车怎能开到这里?’‘延安只有一辆毛主席坐的汽车,难道是毛主席来了?’当问清是去安塞县政府时,大家不由得看看岸边几个散步的人,有人小声喊:‘是毛主席!’推车时,我出主意让大家慢慢推。车子上不来,主席就走不了,今晚只好住在我局,要求主席明天给咱们作报告。
  结果,我们的愿望真地实现了。第二天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就接到通知,听主席作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两米)地聆听主席讲话。因时间久远,所讲内容已有些模糊,但大体还记得三点,一是讲抗战形势;二是夸二局工作,并指着前排就坐的我们几个小鬼说:‘别看你们人小,你们的工作都是大事。’三是回答大家的提问。有人问主席:‘你看这场战争能打多久?’毛主席以战略家的眼光回答:‘依我估计,大约七八年结束!’毛主席真是神机妙算啊!”
  1940年3月,半年训练结束,也是二局正式搜集政治情报的开始。最初搜集“中统”(CC)、“军统”(复兴社)两大系统的情报,设在一个行政单位。不久,两大系统分开,破译中统密码工作的留下约15人。由于宋兆宜工作熟练,被留下破译中统系统的情报,一干就是六年,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
  
  ※ 破译情报举例
  1) 案例一。
  1940年,我方截获西安中统发往重庆的密报,破译出胡宗南准备大举进犯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情报。宋老忆及细节:“参加破译工作不久的一天,我正为一份情报的一个字犹豫不决时,局长曹祥仁突然协同当时总参谋处长陈琦涵视察工作,进门便问:‘小鬼!干啥呢?’我站起来直接回答:‘正为一个字下不了决心。’局长说:‘我看看!’看后他说:‘这是西安中统发给重庆总部的吗?是会议结果的报告,很重要,他们想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军事行动。’于是曹、陈二人对话,陈处长先说:‘啊呀!不好!我们的主力已在黄河以东打日本鬼子去了,边区只有两个团,赶快将这份情报电话报告中央’。曹问我:‘你猜的是个什么字?’我回答:‘按规律是武力一词’,曹说,‘对呀!’赶快写上,快速电话报告中央。”
  
  中央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王震主力紧急撤回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由于胡宗南发现了我军大规模的西调,未敢轻举妄动。用两句名言来评价这份情报较为适当,“小小情报能影响重大战略行动!”“破译工作的一字之差,能惊动千军万马!”这是宋兆宜同志参加情报工作不久立下的头一功。
  2) 案例二。
  一个做侦呼电台工作的徐某,由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叛逃到西安,直接投靠西安市中统分部,把军委二局的工作、机构、各级负责人全部招供给国民党特务机关。无巧不成书,特务机关的审讯者是我党的一位地下党员,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强逼徐某说“真情”,并动用了刑具。徐某不忍酷刑,重复前面的供词,最后我党这位地下党把徐某说的供词密报重庆。我方截获破译这份密报时,大吃一惊,从供词内容看,由于他不知道二局的核心机密,因此有关破译工作几乎没涉及,而全是有关二局各行政机构负责人及其任务等,宋兆宜的“大名”也在其中。这份情报对加强二局自身的保卫工作起了一定作用。
  3) 案例三。
  二局截获了国民党潜伏在南京地区的特务机关向重庆的多次密报。密报透露英、日与国民党联手反共反苏,条件是英帝国主义将在华经营30年的开滦煤矿无条件让给日本。党中央十分重视该情报,随即写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文章,由新华电台播放。同时,《新华日报》刊登社论,揭露其阴谋。日、英、蒋这桩肮脏政治买卖因被暴露而宣告失败。国际史学界把日、英帝国加国民党的这场阴谋称为“东方慕尼黑”。
  4) 案例四。
  大约1940年底或1941年初,中统特务治中分部向西安中统领导机关密报称,有四名中共地下党员拟立即抓捕。党中央接此情报后,立即由相关部门(社会部)紧急采取措施,营救了这四位同志脱险,并顺利回到延安。这类情报还有不少,对保护我地下党组织起到了一定作用。
  5) 案例五。
  中统总部奉命定期密报全国大城镇的物价动态。这类报告破译极为容易,而且认为与政治关联甚少,二局曾一度停止向中央报送。但很快得知,当时边区经济工作总负责人姚依林曾向中央申报,说明该情报的重要性,才继续送报。利用这类情报,我们可以到国统区做些生意,以解决边区经济困难问题,对巩固革命根据地大有帮助。
  6) 案例六。
  关于希特勒法西斯计划进攻苏联的时间和地点的情报,各方对来源说法不一,但却没有提及来自二局。宋老回忆:“在我负责的政治情报中,确有过此事。更准确地说,是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门每周向所属各省党部的‘宣传大纲’密码发送中透露过这一计划。为了验证我的记忆,2010年夏,我与来访的二局老战友刘平同志(当时负责二局情报整理科的工作)交谈,证实了此事。我问:‘关于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间、地点,二局情报是否报告过?’他肯定地回答:‘有呀!’我又问:‘该计划是否在政治情报中发现的?’答:‘是呀!’我说:‘我决不是表功,是验证事实!’他说:‘当然,当然!我作证。’”
  事实说明,一份重要的情报往往不是一个来源,电视剧中说该情报来自于地下党员闫宝航,也有的说来自上海地下党潘汉年的密报,这都是可能的。因此,该情报来源说法不一,并不奇怪。后来又听说,该情报送交苏联斯大林,斯问来源,回答说是中国共产党。斯大林未作任何表态,随手将情报抛在一边。结果,在毫无军事准备的情况下,希特勒的进攻使苏联蒙受了巨大灾难。
  
  ※ 比抗大更艰苦的二局生活
  宋老还提及二局的生活情况。居住的小房子几乎没有顶,白天可见太阳,夜间能看星星;冬天不御寒,夏天不遮雨;下没有铺的,上没有盖的。身上穿的一律是三年一换的灰军服,棉衣、棉裤外边都露着棉花,一年四季光脚穿草鞋。吃的是带沙子的小米,极少见到细粮。1942年半年吃的是喂马的黑豆、半年吃的是生芽的麦粒。
  毛主席听说二局生活很苦,在1942年他命令二局全体人员到延安休整几天。当我们整队穿过延安大街时,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说:“哪来的这几百个叫花子。”毛主席见状,就命令姚依林给每个人发一身新军服。姚说仓库里没有战士军服。毛主席说,发最好的军服。第二天,我们每个人都换上了干部服装,四个口袋。当我们走到街上时,人们又说:“哪来的这么多小干部啊!”穿着干部服很神气,后来我还照了一张照片呢!在延安,中央招待了我们全体人员整三天,天天大餐、游玩,外加一套新军服。说心里话,永远忘不了这“丰收”的三天,它反映了中央和毛主席对二局情报工作的重视,对普通战士的关爱。
  生活虽苦,但大家并不感寂寞,反而很愉快。生活上,我担当的角色很多,教本科室的同志们学唱抗战革命歌曲,并担任指挥,全局歌咏比赛,我们荣获第一名。我还教男女跳交谊舞,能拉二胡、玩打琴、弹吉它。跳舞时,我是乐队队长,每逢过节开晚会,我还登台演话剧,自编自演说相声。为开展弦乐活动,我主动利用废物制造乐器——二胡。当叶剑英参谋长得知此事后,鼓励我们说:“下次来,希望能见到你们更多的人会拉二胡!”我们当即许诺:“参谋长下次来,我们保证用一百个二胡合奏一首曲子,列队欢迎您。”我们说到做到,克服了材料短缺的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诺言。别小看我,除完成制作几十把二胡之外,我还自制了三把吉它、一把小提琴呢!
  在自力更生搞生产方面,我也冲在前面。上级命令我局纺线,我又当了木工,在没有图纸情况下,制造了几十部纺车。木工任务完成后,我又参加纺线,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掌握了纺线技术,并达到一天纺一斤线的好成绩,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二局举办运动会,跳远、跳高我都取得过第一名,球类方面,我担任排球队长,篮球场上也是主力。
  
  ※ 荣获特等工作模范
  1940年底,对中统密码破译工作就剩下宋兆宜一个人,真可谓是“一夫当关”。到1941年年中,才调来两个人,但实际帮助不大。其中一个“老资格”,不仅文化低,工作时常瞌睡,经他破译的材料还需重新再破。这样一来,宋兆宜工作量加大,只好加班加点,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且毫无怨言。
  在延安二局的六年,宋兆宜充分显示了天赋和个性,他爱发问、好琢磨、勤实践、对事物领悟较快。六年没生过一次病,而且还能带动大家,忘掉生活的艰苦,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积极工作,胜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局在六年时间里破译了无数敌方密码,截获了成百上千份情报。毫不夸张地说,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即“中统”总部使用的密码,基本上全部被破解了。
  1944年夏,“中统”系统密码突然出现了改变,几个重要的密码破不开,政治情报上报数量大大减少,中央也催促迅速解决。于是领导决定,责令宋老一个月内完成破解。
  宋兆宜预感到这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处可疑的数码,均属不等距离、不等数量的现象,于是萌生出一个念头,能否用数学中的某个方程式计算出它的规律呢?宋兆宜在中学只学过小代数,其中无此类方程式。他请教了厦门大学毕业的江贞(苏开宏)。说明来意后,江告知他大代数中有一个“不定方程式”,可以试试解。经领导同意,教他解不定方程式的方法。宋兆宜虽是初中文化,但在实践中已有提高,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基本掌握。他运用此法,结合具体情报,终于破译成功了。这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大家非常兴奋。
  他将破译情况和结果报告局领导并上报军委后才知道,这份总结是为了评选模范之用。那个时代全军没有立功这个词,而叫“特等模范”。隐蔽战线的这一殊荣奖给宋兆宜,确实来之不易。当初评选时虽有不同意见,但经叶剑英参谋长亲自报请毛主席,毛主席说:“这个小家伙,不简单,同意,同意。理由之一,他开创了未来用数学原理破译密度更大的密码,为破译工作探索到新的方向。”
  
  在此之前,二局局长亲自带领三个文化水平高的同志,专题研究运用数学原理破译未来高密度密码的方法,结果未能成功而解散。这一课题被宋兆宜突破,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说明他的工作具有开创性。
  庆功大会上宣布不发奖状,只在个人档案上加以记载,并有奖金四万元陕甘宁边区币。奖金名义上给个人,但宋兆宜作为党费如数交给了二局党组织。他所得到的只是组织宣布“授予宋兆宜同志特等工作模范”,当时这是极高的奖赏,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 解放后转向外交战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延安军委二局作了较大调整。1945年下半年二局部分干部增援华北军区,遂成立了华北军区二局。1946年9月宋兆宜支援华北二局,目的地是刚解放的张家口。华北二局特地派遣了一辆大卡车前来山西兴县迎接。从兴县出发当天行至河北涞源县大庄镇附近时,汽车突然失控,跌到了一座断桥下,宋兆宜受了重伤。当时又得知张家口被傅作义军占领,遂改变目的地,随撤退大军转往老根据地河北阜平县,时间大约在1946年10月。
  宋兆宜由此开始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情报工作。他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军事情报系统上,但仍然是政治情报科的科长。在军事科,由于无新密码可破,于是一方面密切注意着新密码情报的出现,另方面加紧培养新战士的破译能力,这种状况持续到1948年底。具体情况不再详述。
  1949年2月初,他随华北司令部进驻北平,并和四野二局以及总局先遣人员汇聚到了一起。进驻北平后,奉命做了两件工作。一是以军事管制名义接管国民党军设在东交民巷的华北空军司令部的残局,其实那里已空空如洗。第二件事,奉命参与在北平举行的国共和平谈判的情报工作。
  10月1日宋兆宜同志光荣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有幸在观礼台上观看了庆典的全过程。盛况至今历历在目,真是终生难忘。国庆后,他到张家口向军委技术工程学校报到,参加培训新一代情报人员的工作。
  1950年8月宋兆宜接到调令,“脱掉军装穿西装”,去外交部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他曾在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驻塞拉利昂大使馆担任外交官,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1982年离休。
  
  ※ 离休后刻苦钻研足疗
  宋兆宜离休后,又开始对祖国的传统医学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起来。他老有所为,知“足”常乐,成为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的老会员,不仅自己强身健体,还为患者义务足诊。他在《会内通讯》、《双足与保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如《足部脚反射区位置探索》、《足部的坐骨神经反射区在哪里?》、《反射疗法综合治疗脑动脉硬化一例》等。
  宋老对我说:“我这辈子做了三件事:战争年代破译密码是研究‘敌情’;外交生涯是研究各国的‘社情’;离休以后是研究人们的‘病情’。治病和打仗完全一样”。至今他思维敏捷,步履稳健,在他90大寿之际,我们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编辑: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