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的融合性探索与实践

2011-12-31戴志锋

计算机教育 2011年23期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23-0085-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章针对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共同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进行整体渗透的实际,探讨三者之间的融合性问题,提出“独善-融合-演进”三阶段融合模型,打造具有跨校企、跨院校、跨学科特色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融合体”这一创新与实践平台。并以相应的工作实践为例,阐述具体融合演进过程,分析融合体与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
  
  作者简介:戴志锋,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融合、不确定性数据管理、学科交叉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以及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之一是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问题,往往是以具体任务为背景的,很难归为单一的学科,故不可避免地要求多学科互相交叉支持、协同解决[1]。同时,学科交叉的联系对学术发展的作用是根本的,科学各部分之间的交界是最令人兴奋的[1],学科交叉的结果,不仅促成了交叉学科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也推动各学科有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实际上,校企合作、学科交叉,还有校校合作,均处于高校办学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样都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最关键的环节和出发点,三者之间客观上应该存在着较大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空间,并且这种必要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形成将极大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甚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将促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各自模式的不断扩展和完善。
  1 融合性分析
  当前,在我国,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固化的现行学科专业设置,以及传统的学术评价制度[2],导致学科交叉与渗透尚处于起步阶段,观念上需要一个引导过程,行为上有待由基于自发、个体的变为基于主动激励、全面导向的;而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就校企合作的模式及其制约因素作进一步探索,促使企业在观念上实现向成熟合作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如何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3],将校企合作提高到深层次的高级阶段。
  从总体高度来看,高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学科交叉越是体现“面向社会、着眼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的共同宗旨,也越引起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因而,如何针对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各自发展现状的局限与不足,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相互启示与促进关系,研究其融合机理,并进行整体推进、深度融合,从而构成一个特定新兴共同体,这些便成为本文在某种程度上所要尝试解决的课题。
  如图1所示,无论是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还是学科交叉,三者融合机理主要体现为其内在共同性,亦即均围绕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结合的共同本质目标,并以之作为三者融合于一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产生实质性融合的基础,而且,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结合两个目标本身也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其次,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的融合机理又体现为阶段性,由于多方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融合方式、步骤以及融合路线设计等诸多方面,采取分步推进的融合策略,先两相融合后整体融合,由初步融合及深层次融合,将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的融合机理还体现为实践性,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实践之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具体而有效的融合之路,更能推动三者的有机融合。
  2 三阶段融合模型
  根据上述融合性分析,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融合问题上,需要遵从阶段性要求,避免脱离实际,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寻求突破口,有步骤、有目的、适合发展规律地进行融合。而现今,高校内不同院系与有关行业企业大多建立了各自的校企合作平台,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不过校企合作资源相对分散。相比较而言,学科交叉的开展则略显困难和滞后,从事学科交叉研究涉及的学科越多,学科之间的跨度越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面临着越不容易被理解认可、甚至降低在原学科领域影响力的窘境[2]。
  在此,从现实情况出发,不失一般性,设计先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纽带推动学科交叉,再以学科交叉反向促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融合路线,在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到学科交叉的融合和从学科交叉又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演进的循环往复之中,构筑三阶段融合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与此同时,还可以其他方式与途径相补充,也可局部、阶段性地以其他融合方为主,甚至采取其他融合路线设计。
  
  1) 独善阶段。也就是着眼于自我完善阶段,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学科交叉皆以学科为单位分散式开展,需分别从各方自身角度,尽可能纵向地巩固各自现有合作或交叉、夯实各自平台,为下一步实施融合奠定基础。如校企合作如何满足课程设置的预测性和弹性,能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有效适应市场、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如何进一步拓展校校合作和学科交叉开展的外部环境等。
  2) 融合阶段。在此阶段中,顺着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到学科交叉的自上而下融合方向,围绕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共同目标和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共同职能,进行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两相横向对接的第一次融合,进而再与学科交叉三相交汇形成第二次融合,如图2纵横向实箭头所示。本阶段全面整合丰富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资源,完善“校—企合作”、“校校—企合作”、“校—企企合作”、“校校—企企合作”等多种灵活组合的校企合作形式,以及从同质增进型“校—校单一学科联盟”到异质互补型“校—校战略合作联盟”等不同校校合作模式,进而促进校内“院—院学科交叉”、校际“校—校学科交叉”等学科交叉方式,在跨学科的领域内去寻求进一步的科学发现。从实践经验看,由企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一起形成联合体或联盟,往往既能够提高研究开发的效率,又更能打破部门和单位界限[4],促进高校间、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拓宽校际之间先进知识的共享渠道[5],同时还能推动企业和高校间的知识流动、共享,建立以企业为高校科研投入主体、高校与企业联姻搞科研[3]、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 演进阶段。这是最后一个阶段,沿着从学科交叉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自下而上演进方向,以学科交叉反向促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学科交叉全面系统性融合,如图2虚箭头所示。在以学科交叉促进校企合作方面,由于学科交叉是现代科研的重要组织形式,把众多不同学科专家、科研人员和一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界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集聚在一起,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开展活跃的学术交流和思维磨合,形成共同的语言,并以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共同研究方向,从事目的在于解决共同复杂问题、体现交叉性领域需求的基础与应用课题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经营决策,从而能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型合作积极性,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动力、活力、管理体制等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可持续发展的伙伴式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模式也从表面化松散型转变为实质性紧密型。同时,“校—校学科交叉”本身又形成学科交叉与校校合作之间交融,并以此促进“校—校战略合作联盟”型校校合作。
  
  上述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不断地增量式循环往复,在融合中,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均可从两方交互扩展为由多方组成的联盟,同时,既保持融合内容“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