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清解汤加减治疗流感70例疗效分析
2011-12-31李红波左俊岭
王 林,李红波,左俊岭,刘 南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科,广东 广州 510010)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具有极强传染性,是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温病”“外感发热”范畴。2009年9月-201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流感病人140例,拟定寒温并用中药复方白虎清解汤加减治疗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140例符合以上标准的入选病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2.7岁,平均体温39.2℃,平均病程为2.3d;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31.5岁,平均体温38.7℃,平均病程1.9d。2组在性别、年龄、体温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1]执行,排除疑诊。临床症状:急性起病,高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并可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具备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血象检查则可诊断流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5~70岁。
1.4 排除标准 排除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及不能接受治疗及检测的病人。
1.5 统计学方法 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组 服用白虎清解汤加减。方药组成:石膏30g(先煎),生麻黄10g,杏仁10g,鱼腥草20g,黄芩10g,苇茎15g,瓜蒌仁15g,薏苡仁30g,桃仁10g,甘草6g。加减:湿热注肠者加黄连10g,葛根30g;热伤气阴者加太子参30g,生地黄10g;中腑闭结者生大黄10g后下,枳实10g。服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时停服。
2.2 西药对照组 按文献[1]执行,给予退热、解痛、抗病毒等对症治疗。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后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依轻、中、重分别积0、1、2、3分,作为证候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治疗后积分值0,且无反复;显效:治疗后积分值降低>70%;有效:治疗后积分值降低30~70%;无效:治疗后积分值<30%。
3.2 结果
3.2.1 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例(%)
3.2.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 d 3 d 5 d治疗组 70 14.06±2.88 9.02±2.04 3.60±1.23##1.08±0.78##对照组 70 13.54±3.6310.15±1.985.07±1.62 1.84±0.87
3.2.3 2组不同时间症状缓解率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不同时间症状缓解率比较(±s)
表3 2组不同时间症状缓解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疾病持续时间(h)24 h 72 h 120 h 168 h治疗组 6.18±0.14 35.17±0.12 76.14±0.15 89.75±0.16对照组 7.31±0.19 57.24±0.08 81.24±0.13 93.06±0.07
3.2.4 2组并发症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并发症证候积分比较
4 讨论
临床上流感病机复杂,单纯属寒或单纯属热者少见,大多寒热错杂,虚实互现,临床实践应该三因制宜,辨病辨证相结合,综合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之理论,取其长补其短,制定在寒温统一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治则治法[3]。
白虎清解汤采用麻杏甘石汤合千金苇茎汤组成,具有清泻肺热、化痰平喘的功效。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与麻黄合用,且石膏量倍于麻黄,两者相得益彰,一寒一温,存其用而制其偏。更加善泻肺热之黄芩,使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主升之麻黄,佐以善降之杏仁,使肺气宣降有权,气机得调;苇茎甘寒,质清而浮,主入肺经,既可清泻肺热,又能宣肺利窍而化痰排脓;桃仁活血行滞,散瘀消痈;薏苡仁则上清肺热,下利水湿,使湿热祛而不生痰,有治病求本之意;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全方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具有透邪外出,清热平喘,化痰祛瘀的作用[4-5]。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2004年修订稿)[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70-78.
[3]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2.
[4]孙炜,潘中文.小柴胡汤及白虎汤的免疫学研究[J].中医药研究,2002,18(2):8.
[5]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