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

2011-12-30徐福星傅旭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6期
关键词:进场建筑材料合格

徐 剑 徐福星 傅旭青

(浙江三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筑材料市场也空前繁荣。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最基本要素,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建筑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但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建材产品质量问题十分严重。

1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有两层含义:

1.1 进入现场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合格且符合设计要求。

1.2 工程施工中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合格且符合设计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控制材料的进入,还应该控制材料的使用。在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材料计划后,制定相应的材料管理程序及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材料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步骤、手段、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及保证材料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其程序一般如下:

1.2.1 提交材料需用计划。

1.2.2 对进场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资质审查,对进场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资料进行检查,检查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计划相符。

1.2.3 对于水泥、钢材等重要原材料认真填写进场登记。

1.2.4 由具有见证取样资质的人员对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及送检。

1.2.5 检查检验报告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的准予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并退场。认真做好不合格材料的退场记录。

1.2.6 及时准确地做好施工日记,确定每批材料的使用情况。

2 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怎样实现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建材进入建筑工地呢?我认为,必须多方配合,实现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合格性:

2.1 严格生产领域的监督管理

2.1.1 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生产厂家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方能生产,严禁无证生产。

2.1.2 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组织生产,严格禁止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出厂,坚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生产线。

2.1.3 产品出厂必须检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方可出厂销售;产品销售必须附带产品合格证(书)。

2.1.4 严格禁止不具备生产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小型生产企业挂靠大企业或以大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

2.1.5 鼓励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向社会和用户实行质量保证承诺。

2.2 加大流通领域监督力度

2.2.1 建筑材料销售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书)。

2.2.2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上销售的常用建筑材料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水泥、防水材料、钢材等,更要重点检查。对查出的假冒伪劣产品要予以销毁。

2.2.3 对制售质量低劣建材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即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要从重处罚,并按规定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2.2.4 鼓励建筑施工企业与管理好、质量优的建材生产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渠道,严厉打击流通领域中的不法行为。其次,建筑材料使用方应加强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阻断不合格建筑材料的使用渠道。

2.3 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2.3.1 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疑问时,应补作检验。

2.3.2 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2.3.3 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抽检。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

2.3.4 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2.3.5 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砼、砂浆、防水、防腐、绝缘、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4 加强现场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进场后,应加强施工单位对现场的管理严格进场预报、取样送检、审核报表对照实物及时核对。

2.4.1 材料堆放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品种、规格、批次、进场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有醒目的标牌区分,不同规格的材料应有隔断,待检材料必须有醒目的待检标牌,以区分合格和待检材料,不合格的材料必须立即插上不合格标牌,标出出场日期,限期退场,防止错用。

2.4.2 严格执行进场预报制度。施工单位一般按材料进场计划组织材料进场,应要求其提前一天书面通知监理,以便安排见证人员见证取样送检,没有书面通知,未经监理认可的进场材料,要清除出施工现场,材料进场预报制度是及时掌握材料进场情况的重要措施,一定要严格执行。

2.4.3 认真审核材料报审表及附件。审核不但要审查质量证明文件,还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材料实物、包装、标志进行抽检核对,并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4.4 重视施工过程和各项施工验收时的材料控制。在施工中对来源不清的材料,禁止使用,并一定要追根到底,直到搞清为止。各项施工验收时,应加强对材料质保资料的复核,把好签证权。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应从监理、施工单位进场开始。督促建设主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制度、责任制、计划、现场管理着手监控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把住签证关(包括工程报验),设立控制,勤于检查,就能有效的控制材料质量,从而确保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的材料,以达到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2.5 加强试验检测工作,通过提高试验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来提高工程质量

2.5.1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目前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特别是试验检测人员匮乏。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质检人员队伍,提高航道工程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这种情况,有必要充实试验检测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具体做法可以选派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来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

2.5.2 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试验检测设备和专职试验人员。随着航道技术等级的提高,好多施工单位已对加强质量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但在许多工程中,仍有部分单位不具备原材料质量试验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试验检测的基本条件。

2.5.3 进一步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我国目前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责,按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孙美荣.浅论建筑工程材料控制与管理,2009(02).

[2]肖娥.关于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8(08).

猜你喜欢

进场建筑材料合格
爱睿希 进场之后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