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措施
2011-12-30寇红玉
寇红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北京 100015)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发生坏账损失风险日益加大,因此企业应收帐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一、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的原因
1、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必须采用赊销等优惠措施才能扩大销售,抢占市场。赊销不仅能使客户获得所需商品,实际上还使客户在一定期间无偿使用这部分资金。企业只有向客户提供赊销等优惠条件比竞争对手更优才能对客户产生吸引。
2、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片面化所致
传统业绩考核目标只重视对销售收入、利润的考核,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等指标考核力度不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及坏账损失不够重视。相关业务部门及人员甚至整个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只重视销售收入的增加,根本不考虑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致使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3、应收账款控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专门的应收账款控制制度,造成应收账款管理混乱。没有赊销授权审批制度,造成赊销额度随意,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时又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承担后果,有可能会形成呆账、死账;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和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缺乏积极性,对应收账款催收不力,会使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加大,给企业带来资产损失。
4、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及监督
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没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分析管理制度,只是在年终财务决算前,为了应付审计才对应收账款余额按账龄简单分类。平时对应收账款情况缺少统计分析,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配合,不能及时将有关信息进行传递。使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增加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对账制度,不能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账,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由于在发出货物、支付货款、提供发票以及收回货款等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发生误差,如果能定期与客户核对,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纠正,否则可能造成双方账面金额不一致,给应收账款回收带来很大困难。没有建立坏账核销制度,对实际上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及时处理,造成很大的应收账款余额。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大量应收账款的产生增加了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提高了企业竞争力,而现金流量没有相应增加,由此产生的销售税金上缴以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却加速了企业现金流出。企业因追求表面效益垫付的股东分红也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长此以往必将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增加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如果企业没有重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监督,则会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出错概率,使企业遭受额外损失。面对大量的应收账款客户,有可能难以及时发现核算差错,或是不能及时了解应收账款动态情况以及对方单位详情。另外如果对应收账款的合同、承诺和有关审批手续等资料管理疏忽,有可能使企业已形成的应收账款本可以按时收回的不能按时收回,可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相关资料不齐全而不能收回,最终使企业遭受额外损失。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措施
1、完善客户信用分析机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及时调查掌握客户生产经营、债权债务、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发展前景和风险,甚至有必要了解客户母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并根据信用记录更新客户信用评估信息,调整客户资信等级,合理确定、调整新老客户信用额度及期限。对资信等级上升客户可放宽信用政策,适当增加赊销额度;对资信等级没有变化的客户仍采用原有信用政策;对资信等级下降客户则要及时采取现款交易或加大催收力度等有效措施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另外企业还可充分利用商业折扣和折让、现金折扣和折让等营销策略提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控制应收账款额度。
2、建立并完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
2.1 建立赊销和销售折扣折让授权审批制度。对各级主管负责人及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赊销额度及折扣折让比率进行授权控制,超过授权额度,必须严格按照赊销审批程序逐级审批决定。
2.2 加强应收账款职责控制。根据销售业务流程,明确相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权限和责任,进行职能分工,强化部门负责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保持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和相互监督,以保证数据资料准确并防止舞弊情况发生。
2.3 严格合同签订、履行程序。合同谈判人员与签订人员分离,并由法律顾问审定合同,以防舞弊情况的发生。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产品交付、发票提供、货款回收等程序。如客户未按约定付款,要及时给予提示并进行催收。
2.4 建立并完善坏账损失审批核销制度。保证坏账核销资料齐全,手续完整,对于估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核销后应设备查簿,并定期催收,以保证企业最大限度的现金流入。防止内外串通,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3、建立合理有效的催收机制
应收账款回收必然会产生收账成本。企业应充分考虑应收账款回收所增加的盈利、所引起的成本和坏账损失等因素,并制定相应量化标准。应收账款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大。对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催收。在应收账款回收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债务重组方式解决。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收回欠款,以免遭受更大损失,还能缓解客户暂时财务困难。如果确定客户故意拖欠货款,不必采用通常催收办法,应及时借助法律途径解决。
4、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和监督
企业财务部门应按客户资料建立应收账款辅助账,统计分析各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增减变动情况,并编制分析报表,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按月向相关业务部门及负责人员提供应收账款余额分析报表,保证部门之间及时沟通、核对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解决。按季向客户寄送应收账款余额确认函并保存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及时核对,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还可避免因账龄太久错过法律追溯时效,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财务部门或内审部门应定期对大额应收账款的发生、回收、账龄等动态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证货款正常回收,降低坏账损失。同时也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纠纷,并做出相应对策。
5、确定预算目标,建立完善应收账款回收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
将对相关业务部门和负责人员销售收入考核和应收账款回收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年初既要确定销售收入指标,又要确定应收账款资金回笼率指标。并将指标按月分解落实,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员的考核挂钩。完成目标任务者给予奖励,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者给予超额奖励,未完成目标任务者要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四小结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充分考虑应收账款带来的盈利,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确保企业有足额的现金流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财务管理与资产产权管理经验交流汇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财务部.
[2]《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