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中的四平调
——江苏丰县四平调调查研究
2011-12-30张琦若
■张琦若
四平调是流行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山东金乡县、单县、曹县、成武县,江苏徐州、丰县、沛县,安徽砀山,河南商丘、范县、长恒县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和业余四平调剧团。目前,仅剩山东金乡县与成武县,河南的商丘与范县尚有四平调剧团。
笔者于2010年5月、6月对江苏丰县四平调进行田野调查,以第二代传承人曹秀珍、民间艺人燕守信、曹振刚对四平调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将其置入整体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探析。
一.丰县音乐文化历史背景
丰县属徐州辖县,古称丰邑,亦称古丰、秦台、凤城。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春秋时期,宋王偃曾建都于此;宋国灭亡,丰遂为楚国占领;魏王假三年(公元225年),魏都大梁被秦攻战,魏迁都于丰,丰城是当时中原较为繁华的重要城镇。丰县邻邹鲁,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同时又因宋国、魏国、楚国的占领,宋、楚文化和齐鲁文化以及古代宫廷音乐歌舞文化对丰县都有较深的影响。《汉书·礼乐志》云:“初,高祖既定天下……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儿百二十人唱而歌之”。明清时期的《叠断桥》、《采茶儿》及至今仍传唱不衰的各类号子、时调、儿歌等都是“楚声”余响。《南词叙录》“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嘉靖年间南戏风行于皖南、苏南和苏北。这种向无曲谱,只沿土俗,遍满四方的传播特点都为徐州地区传承、传播戏曲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说戏曲艺术在丰县的兴起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现象,是中国戏曲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是戏曲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丰县四平调来源、形成及艺术形态的田野调查
丰县四平调的历史渊源
问:据史料记载,丰县四平调是由花鼓演变而来,但是笔者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发现丰县四平调亦有可能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余姚腔的遗脉,请问你们作为传承人,是怎么看待丰县四平调这个曲种来源的问题?
答:我们从小就听爷爷说,西汉末年,宫内有一支庞大的歌舞班子,王莽篡位后被解散,舞女、歌妓流散民间。这其中有丰县籍男女二人,携带一鼓一梆,沿路唱讨回丰,听者四周围观,称之为“围鼓”。以后“围鼓”又分为两支,其中一支被称为花鼓,直到明末时期,花鼓重入宫中。宦官刘谨掌权时杀害督粮道李文辉,李的次子李梦雄、女儿李梦月兄妹二人,扮作花鼓艺人逃出京城,流落到丰县传播和发展了花鼓艺术。
当年花鼓的演出方式很简单,演员只有1~2人,边唱边舞边击鼓。清朝末年伴奏加入了大锣、小锣、小叉、梆子等打击乐器。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丰县花鼓已非常盛行。
至于南戏四大声腔余姚腔的遗脉这一种说法,没有听说过,而且因为南方与北方的方言口音不同,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也不太大。
丰县四平调的形成过程
问:四平调的发展一定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晶,请问从花鼓到现代的丰县四平调,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主要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1)萌芽期。由于花鼓是一种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社会地位低下,收入少,难以糊口,又因为地摊演唱场地难以打开,观众拥挤,易出现事故。于是,以我爷爷曹桂新以及邹玉成、王汉臣、燕玉成、张心魁等为首的丰县花鼓艺人想方设法对花鼓戏进行改造。1933年在山东济南演出时,摘掉腰挎的花鼓,脱掉脚蹬的高跷,穿上戏曲服装,模仿戏曲化妆,首次登台演出。王汉臣又向京剧艺人讨教,吸收、借鉴其它剧种的长处,使花鼓逐步向戏曲化迈进。
在那个时代,还未趋于成熟的四平调被称为“干砸梆”、“苏北花鼓”。当时最大的改良是使用了弦乐作为伴奏乐器,但存在的不足是调式单一,只有la、mi弦。
(2)形成期。1940年开始带弦(坠胡)演出,使弦乐器的伴奏逐步充实,增强了演出效果。越来越丰满的戏剧演唱得到广泛好评,大家开始为这种被称为“瞎哼哼“的戏曲寻找一个名称,后有观众说这个曲调四平八稳,就叫“四平调”吧,这个说法得到了众多人士的一致认可,于是“四平调”这个曲种便由此诞生。
(3)成熟完善期(此段以曹秀珍之弟曹振刚的口述为主)。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平调为丰县主要剧种之一,丰县四平调剧团建制完整,阵容强大,演出剧目多,是四平调的鼎盛期。在这一时期,以曹秀珍为代表的新一代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在手、眼、身、法、步等专业表演技巧方面仔细研究;在声腔演唱方面,将京剧、东北评剧、山西秦腔、河北梆子、山东柳子等戏剧的声腔精华融入四平调的演唱中,进行声腔上的改良,逐渐完善爷爷所创立的曹派风格。其中借鉴最多的是东北评剧、山东柳子以及河南梆子。
乐器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改良,打击乐方面,原来只有锣鼓,后又添置了定音鼓等;文场方面增加了琵琶、三弦,基本完成了民族小乐队的建制,甚至将电子琴也运用其中。20世纪六十年代,排演现代戏的时候,西方管乐中的小号、单簧管等都在戏剧中得到了运用,由随团学习的专业演员演奏。
我的老师王伦田在四平调的发展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曾在江苏省戏曲学校担任过北方地方剧种的老师。王伦田的改良涉及到的板式变化比较多,以前四平调基本上只有一个板式,改良后曾加了慢板、连板、垛板、非板、清唱等唱法,他的代表作有《小姑贤》等。
问:增加了这些板式以后,对于剧目的表演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答:板式的增加,对于推出剧情、突出人物个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演唱中,由于板式比较丰富,该快的地方则快,需要抒发情感的地方又能做到委婉、流畅。
问:声腔改良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为什么借鉴最多的是东北评剧、山东柳子以及河南梆子?
答:主要是区域文化相近或相似所决定。四平调是在花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花鼓是流行在皖北、鲁南和苏北一带,它的唱腔具有高亢、粗犷的特点,后来前辈艺人在外地演出时,发现评剧的声腔婉转、柔美,特别善于表现人物的抒情性,所以我们把它融入四平调当中。
丰县四平调的艺术形态
问:丰县四平调具有哪些艺术特征?代表剧目有哪些?
答:(1)四平调音乐
四平调为单声腔剧种,男女腔同一调高,常用A调(主弦为高胡),唱腔也可在近关系调中自由转换,男、女声各有自己的腔体,很少互用。其上句腔和下句腔各有自己的旋律骨架,使用时可以用增(减)字(音)的方法加以调剂。由于角色、情绪的不同,唱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演员在演唱中善于运用相同语言中的“哎、啊、嗯啊、哪呀”等语气词来衬托,加以巧妙的引唱和润色,多用滑音、抖音装饰,相对来说女腔较为丰富,而且委婉华丽,男腔调虽少,但是却变化自如、朴实、粗犷,更能体现丰县的乡土特色,往往说唱结合,真、假嗓互用,在一气呵成的大段“快四平”之后,接着一个高八度的甩腔,既烘托了剧情的气氛,又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乐感,经常博得观众的喝彩。丰县四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
(2)四平调板式
四平调的板式主要以王伦田的改良最具代表性。四平调板式有“流水板”、“慢板”、“垛板”、“非板”、“清板”等,与伴奏音乐、曲牌,构成丰县四平调完整的声腔体系。
(3)四平调曲牌
四平调的吹奏曲牌多数借鉴京剧、昆曲的唱腔,但在使用上较为灵活,并根据本剧种的调式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式的改革与发展,使之融为一体,较常用的有点络绎唇、嗦啰皮、反嗦啰皮、一杆枪、打老虎、四大锣、慢欠场转快欠场、慢欠场头转快欠场、辕门鼓、金鼓催等。
(4)四平调伴奏乐器
早期使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梆子等击打乐器。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带弦(坠琴)演唱,继而以高胡为领奏乐器,又逐步增加笙、笛、琵琶等管弦乐器,使本嗓运用更加自如,唱腔更加婉转优雅。解放后,西洋乐器如大提琴、小提琴等进入乐队建制。
(5)四平调演出行当
四平调行当有生、旦、净、丑,以小生、小旦行当为主,艺人按行当规范表演角色,表演朴实、自然、细腻、柔美,节奏鲜明,做派庄重大方,善用化妆道具。
(6)四平调剧目
剧目题材丰富,有宣扬伦理道德、表达人民意愿等,传统戏代表剧目有:《小姑贤》、《三告李彦明》等二百多出剧目。现代戏代表剧目有:《焦裕禄》、《江姐》、《红灯记》等。
三.丰县四平调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思考
问:丰县四平调由花鼓演变而来,发展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曲种与艺人的传承、生存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早期丰县四平调的演唱者多为流浪艺人,主要为了生存沿街乞讨就地演唱;1933年,以曹桂新等为首的丰县花鼓艺人首次穿上戏曲服装,模仿戏曲化妆,在山东济南登台演出;1953年,成立了丰县四平调剧团,但是由于其演出形式简单,所以团员并不多,大概只有5-10人;1960年,晋升为徐州专区四平调剧团;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专业建制,部分演职员并入丰县梆子剧团。四平调最后一次公演是在1969年。之后则是在业余的状态下萧条发展,艰难维持至今。
问:表演艺人是否参加当地婚、丧、嫁、娶等礼俗活动?
答:由于丰县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加之曲调简洁厚朴、节奏清新明快、善于抒情,很多表演手法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使四平调在苏、鲁、豫、皖非常盛行,表演艺人也极其受到大家的尊重,一般不会以唱堂会的形式演出,有时候会参加一些婚礼、祝寿性质的表演,但是不参加丧葬演出,在流行地区其地位之高可与豫剧相媲美。
问:四平调的现代传承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答:目前为止,有传承能力的艺人不过三、五个,而且都是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四平调的发祥地——江苏丰县,能够演唱四平调的也大多是解散前剧团里的一些演员,年龄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人数不足二十,演出困难很大。笔者将采访所获得的传承谱系列表如表1:
问:针对这样的现状,你们作为传承艺人,是如何身体力行来传承与发展的?
曹秀珍答:我这几年主要是在家里通过办培训班,自费培养流散在民间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和资金,他们就在我家里,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把四平调的剧目一篇一篇、一句一句教给他们,我和这些学生相处得非常好,常常把他们留在家里吃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没什么别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我这一生所演唱的剧目一代代延续下去。
曹振刚答:我对丰县四平调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导演与创作上,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使古老的剧种焕发勃勃生机,我在新剧目的唱腔设计和场景布置上都运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手段。最新创作的剧目《孝道春秋》,是以丰县“全国十大孝星”之一张玲星的事迹为蓝本。剧目演出以后,反应效果非常好,但就是没有机会与广大观众见面。
结语
无论是曹秀珍以教授学生的方式传承,还是曹振刚以编排导演的方式传承,其环境条件都是格外的艰苦,没有资金,没有场地,《孝道春秋》是曹秀珍与曹振刚带着他们的学生、同行在没有任何经费的资助下,自费完成的一部作品。观众四十年没有在舞台上看过“四平调“的演出,看完现代戏《孝道春秋》以后人人赞不绝口。但是仍然无法挽救四平调即将消亡的命运。
2009年,江苏丰县四平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还是个未知数。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