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民间资本市场培育研究
2011-12-29吴曙霞
北方经济 2011年4期
摘 要: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己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筹措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体制创新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亦逐步走向成熟。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占据主导的发达港口城市,分析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剖析其内在原因并总结问题提出对策,是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宁波 民间资本 市场培育
民间资本首先通过投资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并由投资形成的民营经济主体全面推进经济增长,而后者是全面的。“八五”以来,宁波的民营投资逐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担当起主角。“十五”期间,宁波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09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9%。累计投资额较“九五”时期增加1097亿元,增长109.7%。近几年来,宁波民间资本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民间资本已经决定性地成为宁波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一、宁波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地位不断提升。1988年,宁波进入全国工业十大明星城市之列。1992年,宁波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列。2007年,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7位。2008年,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9位。2009年,综合竞争力排在第20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民间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间投资份额不断提高,但资本市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总量规模不大
1990年宁波民营投资仅17.5亿元,而到1999年,民营投资总额达到了152亿元,较1990年增长近7倍,占当年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7.7%。到了2005年,宁波民营投资为838.2亿元,同比增长30.8%。与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本市场的需求相比,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规模与宁波的经济地位尚不相称。直接融资比例低,近几年的融资80%以上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较小。
(二)民间资本的集聚、形成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方式,投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资本供给严重不足与货币资本严重外流并存
宁波市民营企业众多,民间资金充裕,但很少有民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自筹和贷款依然是主要的民间投资资金来源方式。近几年来,宁波市货币资本供给和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较快,货币资本供给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较大,但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却依然紧缺,融资难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城市化建设所必需资本的融资问题尽管比企业要容易解决,但也同样存在着资本不足问题。然而,在存在资本融资难的同时,却存在着严重的货币资本外流现象,宁波市企业每年对外投资50亿元左右,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省内山海协作工程的对口协作城市、东三省中心城市以及上海。
(三)投资领域存在较大差异,投资区域不平衡
从近10年来民营投资发展总量上看,16个行业中或多或少都有民营投资的介入,但行业间的差距较大。在近年10年间的民营投资总量中,制造业、房地产业的民营投资分别为502.2亿元、262.9亿元,占总量的41.2%和21.6%,成为民营资本进入较为集中的两大行业。相比而言,其他行业的民营投资明显偏低,有些领域甚至还未有民营资本进入。以宁海县为例,26万亩的海洋养殖,全部由个人或私营企业投资;依靠民间资金建成了徐霞客文化长廊,兴建了县新兴工业园区与县科技工业园区;通过吸引个体、私营等资金兴建了南溪温泉、天河风景旅游区等;全县26个乡镇卫生院通过转制分别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收购。在投资区域方面,全市GDP的构成中,6个县(市)要占到近70%,市区只有30%份额,呈现典型的“强县经济”特征。近10年来,县(市)完成民营投资674.4亿元,占同期累计民营投资的71.2%;市区完成273.2亿元,占28.8%。
(四)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投资特色渐趋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私、联营、股份制企业投资增长迅速,民营投资主体的组成形式渐趋多元化。近10年间,乡镇企业分别占到全部投资和民营投资总额的22.3%和46.6%。通过挖掘各自区域的优势,借助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民营投资呈现出显著的特征。1.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已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科技人才到此投资创业,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已在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2.开发区吉利汽车城。民营企业吉利集团投资10亿元兴建美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家庭型小轿车,创造出从施工建厂到汽车下线,只用9个月时间的世界记录,再次引起社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广泛关注。3.民办教育。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宁波在这方面不仅做得早,而且创造出了不同的办学模式,既有万里教育集团以国有民办形式先后创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也有依靠集团公司的力量,以华茂、慈吉集团为代表的,分别创办了华茂外国语学校、慈吉幼儿园。4.开发旅游业。从县(市)来看,象山县发挥滨海城市优势,引导民营投资参与旅游业开发。在松兰山旅游项目中,除了部分政府引导资金外,80%是民营资本投入。
二、宁波市民间资本市场现状原因分析
(一)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投资渠道不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宁波市民营投资发展的宏观环境会越来越宽松。但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对民营投资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审批制度上,存在着审批手续繁琐,缺乏综合协调和有力的监督,一个部门放掉的权,另一个部门又“捡”了起来,使放权变形落空;在政策执行上,不能完全做到一视同仁,有些政府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使得鼓励投资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甚至一些政策性文件都难以下发到可享受该政策的民营企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在投融资、吸纳人才、法律保护等方面与国有企业有较大差别,在经营领域、市场准入、用地和进出口权等方面还有较大限制。特别是由于缺乏相当明确有效的维护私有产权的法律条款,一些民营投资者担心财产保障问题,而无法全力以赴开展投资。
调查数据表明,民间投资并未被有效地激活,各市县较普遍地存在着民间投资主体对于区内实体产业的“惜投”现象,由此造成民间投资渠道不畅,导致民间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不高,民间资本严重外流。
(二)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民间资本流向调控乏力
宁波民营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我筹集和银行贷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银行逐步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自身及对企业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明显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民营投资主体,特别是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力量弱、信用程度不高、风险较大、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等弊端,进一步加大了其投融资难度。就企业而言,无疑将增加其融资成本,加重债务负担,导致投资成本居高不下,抑制民营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积极性。数据显示,宁波个体私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不到银行放贷总额的10%。
从宁波的现实状况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机构基本遍及全区各个县市,大集镇也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所或分理处;全区有多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为数众多的信用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
弱。
三、宁波市民间资本市场培育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增强金融、财政对民间资本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创新,开辟发展通道
从宁波实际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几年,民营投资增幅连续下降,已成为宁波全社会投资处于低迷、徘徊状态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完善适应民间资本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制定和出台进一步利用民间资本的财政政策,如加强财政投资和民间投资的融合,为部分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提供贴息等。完善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以信用担保业务为基础,建立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在内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改善民间资本运行的信用环境。还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二)拓宽民营投资领域,打破投资壁垒,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
宁波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宁波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宁波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大力鼓励民营投资者投资和经营城市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小城镇建设等项目,放开道路、桥梁、供水和电站等有稳定收益的公用设施投资领域。借鉴台湾、温台等地区在这些领域吸纳民营投资的成功经验,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民营资本直接介入这些领域的政策氛围,加快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可采取联合组建民营投资公司、出让现有资产、国有民办、BOT等多种灵活方式解决民营资本有效介入途径,保证民营投资能够自由进出这些领域。以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为例,可考虑由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既能减轻财政负担,又能让民营投资者凭借政府信用获得良好的融资,还能使政府在若干年后顺利退出,从资产增值中得到更多的收入,再投资到其他领域。目前可考虑在已有基础的交通(高速公路、隧道)和城市基础设施(自来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推出一批具体项目,广泛吸纳民营资金参与投资,加快这些领域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购买兼并、参股控股等,进一步拓展民营投资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宁波民营投资的调研报告:中国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R].2005.
[2] 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J].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