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秘书”“治活”了泗县集镇

2011-12-29史文敏

党史纵览 2011年4期


  1938年11月19日,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随新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到达皖东北地区,在书记江上青带领下,他们遵照中共安徽省工委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动员群众共同抗日的指示精神,以所属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为骨干,吸收爱国进步青年,组建抗日剧团、工作队、宣传队、培训班、讲习所等,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广泛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和鼓舞皖东北人民奋起抗击日军的侵略。
  
  一
  
  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省动委会派到皖东北的第八工作团团员大部分走上军政领导岗位。为了扩大宣传,深入发动群众,中共皖东北特支一面大量吸收爱国青年,扩大第八工作团;一面在各县招收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组建分团。经过以江上青为书记的特支和“第八工作团”的努力,首先在泗县成立了泗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县总动委会”)。县总动委会向各区派出了工作团,帮助青阳、双沟、半城、管镇、魏营、峰山等地建立了青年抗敌救亡协会,通过这些协会组织动员群众抗日。各县工作团成员多是青年学生,有抗日热情,大多能写能说、能画能跳,朝气蓬勃。他们不辞辛苦,深入到集镇和大的村庄,教唱抗日歌曲,刷标语,画宣传画,进行街头演讲,形式活泼,生动感人。身处穷乡僻壤的农民看到这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无不兴奋异常,抗日情绪高涨,一些青年当场报名参加抗日队伍。原来死气沉沉的皖东北大地被搞得热火朝天,抗日气氛浓厚。
  为了发动和组织群众,江上青亲自到青阳镇,在青阳小学作了题为《当前皖东北的形势和青年的任务》的报告。在江上青的影响下,青阳镇的青年抗敌救亡协会最为活跃。他们经常组织青年演戏,上街演讲,印发传单,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江上青还会抽时间到工作团检查指导,带头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有一次,驻地管镇逢集,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镇东头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江上青首先指挥宣传队唱了几支抗日歌曲,雄壮动人的歌声,吸引着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们驻足观看。看到人越聚越多,江上青索性站到高台上发表演说,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他的演说极具鼓动性,全场数百人鸦雀无声,连做生意的也放下手中的活计用心倾听,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939年3月,江上青被盛子瑾委任为专员秘书,他倡导建立了六专署机关干部学习会和朝会制度,规定专署机关干部除星期六以外,每天要开会学习两个小时,主要是学习国际时事,帮助机关干部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了解全国抗日状况,让大家都关心支持抗日战争。同时,确定专署门前的广场为每天早晨举行朝会的地方,参加人员包括专署所有军政干部和地方上的农抗、工抗、商抗、青抗及管镇地方民众。朝会大多由江上青亲自主持,内容主要是分析国内外形势,介绍全国各地抗日战况,有时是阐述团结御侮要旨,动员和激励大家的抗日热情。盛子瑾等人也利用朝会讲话,布置工作。朝会这一特殊形式,成了专署所在地抗日宣传的一道风景。
  江上青十分关注专署驻地的抗日宣传,要求为全区各地作出榜样。管镇街上的墙壁全部被粉刷一新,张贴了红红绿绿的抗战标语、漫画,异常醒目。他还时常让政治部组织少年队、儿童团在街上演唱《打杀汉奸》、《大刀进行曲》、《国共合作》、《军民合作》等抗日歌曲。每次演唱结束,江上青总要发给每个孩子几块糖果,以示对他们的鼓励。专署机关部门和驻管镇的抗日团体在孩子们的影响下,也常常演唱,从清晨到晚上,群情激昂,歌声不断,管镇街上到处洋溢着生动活泼、朝气蓬勃、团结抗战的气氛。一些初到管镇、尤其是从沦陷区来的外地人都说:“管镇被江秘书治活了!”
  
  二
  
  为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传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壮大抗日救国阵营,江上青和特支的同志们商量,由他和廖量之、吴云邨向盛子瑾建议,以政治部的名义出版《皖东北日报》。盛子瑾为扩大自己的影响,欣然同意。江上青便委派专人深入敌占区清江市采购了一套印刷工具。为加强共产党对报社的领导,经特支研究决定,委派共产党员贺汝仪出任报社社长,孙觉为总编辑,编辑是李文涛。后来,经过培养教育,不少采编和管理人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牢牢地掌握了《皖东北日报》这个宣传阵地。
  1939年2月17日,《皖东北日报》在管镇创刊出版。报社经常抄报延安广播的新华社消息,大量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各地抗日武装在前线奋勇打击日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消息,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为充分发挥报纸的作用,江上青、廖量之等政治部领导,在百忙中抽时间为《皖东北日报》撰稿,比如《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灵魂》等文章就是江上青亲自起草的。有些社论、评论和重要文章要亲自过目、修改。《皖东北日报》还发表了八路军、新四军代表张爱萍的专论《目前全国抗战形势与皖东北抗战任务》、《精诚团结、力求进步,坚持皖东北抗战》等重要文章,还有刘玉柱的长篇连载《苏联和平政策的新胜利》、短文《休矣,汪精卫》等。《皖东北日报》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宣传统一战线、唤起民众的觉醒、动员群众团结抗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江上青还利用《皖东北日报》的印刷条件,刊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小册子。1939年春天,为进一步推动皖东北的抗战文化工作,江上青领导的政治部还组织出版了《皖东北军政丛书》、《皖东北动员旬刊》、《政工旬刊》,给战士们使用的《抗日识字课本》也都先后在《皖东北日报》上连载。这些举措对于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教育和吸引本地区及附近各县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参加抗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皖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皖东北日报》也发展成为中共苏皖边区党委的机关报。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