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染工艺纺织品出口业务的思考
2011-12-29马俊
对外经贸实务 2011年10期
扎染是我国传统染色工艺,云南扎染工艺纺织品出口始于上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也产生不少问题。云南应转变思维,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促进扎染工艺纺织品出口的对策。
一、扎染的概念、方法、特点和历史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染色工艺之一,属防染的一种,按花型设计,将布料缝线扎结,再浸染,织物因部分扎结不能完全着色,被扎部分染液难以浸透,未被扎部分则上染,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皱印和冰裂纹,常以板蓝根和其它天然植物如苏木、黄梨皮、麻栗壳、黑头草、紫草为染料。
一般经花型设计、画刷图案、缝线绞扎(扎花)、浸染、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烫熨等步骤,扎花和浸染的环节最为重要。
衣物因手工针线缝扎,植物染料浸染,纹样多变有深浅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