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大使
2011-12-29佩特拉.古列尔梅蒂
海外文摘 2011年2期
如果有任何人和艾尔·帕西诺有联络,请速与鲍勃·哈弗斯蒂克联系。曼哈顿有一位77岁的女士想和这位影星共饮咖啡,她是他的忠实粉丝,而哈弗斯蒂克的使命是使她的愿望变成现实。
过去10年来,通过他创立的非盈利组织“为时未晚”(nevertoolate.org),哈弗斯蒂克已经为全美各地的老人和身患绝症的成年人实现了1900多个这样的心愿。他曾把一位93岁的女士(她年轻时是个棒球手)送去接受物理治疗,让她可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印地安棒球赛上再打一次棒球。“她击中球的那一刻,整个观众席都为之沸腾了。”他说。他还曾雇用一名护士和一辆救护车送一位垂危的母亲去参加她女儿的高中毕业典礼。他甚至哄比尔·考斯比会见了一位借助他的《小比尔》系列书在70岁高龄学会识字的男士。
62岁的哈弗斯蒂克和几十个志愿者一起解决后勤问题。“有些心愿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他说,“而另一些,我们得穿墙打洞,从点到面,建立各种渠道,做任何需要的工作来实现它们。”
哈弗斯蒂克最艰巨的挑战来自卢西斯·纽瑟姆牧师。他告诉哈弗斯蒂克,他希望给邻里的贫困家庭赠送粮食,以此来庆祝他90岁的生日。“他提供的家庭名单巨长无比,”哈弗斯蒂克回忆道,“但我们号召了一些教堂参与,人们为我们叫来了克罗格和沃尔玛公司,并且陆陆续续开始有捐款支票进账。我们最终收集了1250袋食物。直到头一天晚上,我还在担心怎么把所有这些食物送到那些家庭。”但他们最终做到了。
去年,“为时未晚”花了约7万美元实现人们的愿望,平均每个愿望得花费300美元。哈弗斯蒂克的组织运作依赖于一批稳定的捐助者,不管别人的愿望需要一台拖拉机还是飞机来实现,哈弗斯蒂克几乎总是可以找到愿意出借的人。
开始时,哈弗斯蒂克实现愿望的想法要小得多,范围也很有限,只在靠近他的家乡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地方进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就在寻求自己后半生的意义。”他说。作为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营销总监,他曾在管理公司的社区服务项目中体会到实现别人的愿望是什么滋味。2000年1月,他开始在岳母去世前一直住的疗养院里收集愿望。
令哈弗斯蒂克完全没料到的是他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让人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心愿。“我忘记了这代人是最伟大的一代,”他说,“他们自豪并且独立,他们不会举起双手向人乞食。我得告诉他们,这不是慈善事业,而只是一种表达‘感谢您多年的奉献和承诺’的一种方式。”
最后,人们的心愿开始滚滚而来。但是,每个愿望都必须是合理且负担得起的。“有时候,”哈弗斯蒂克说,“有人会跟我们说,‘我想还清我的按揭贷款。’,我们会说,‘祝你好运。’”更多的时候,这些心愿来自于内心——甚至令最亲近的家人感到惊讶。
哈弗斯蒂克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时,他的妻子凯蒂·凯恩在经济上给了他很大支持。“我不从中收取任何费用,”他说,“这些年来,当我出去给人们撒下幸福的时候,凯蒂一直在那儿支持着我。”当问及他自己的愿望时,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