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快乐员工

2011-12-29萨宾娜.米娜尔迪

海外文摘 2011年2期

  除了学历、经历和兴趣之外,个人的快乐程度很快也会在简历中体现出来。“你快乐吗?”也会在面试中作为问题被提出。因为金钱不会让人快乐,而快乐却能让公司收入增加。
  
  虽然经济危机的余波犹在,寒风暴雪的凛冽尚存,欧洲职场上却刮起一股快乐的新风,提前迎来了春天的气息。无论在意大利还是德国,工作与生活的不平衡这一现代人的永恒矛盾有了解决的方案,其结果是员工更快乐,企业更兴旺,老板们自然也春风满面。
  
  “我经常问竞聘者:工作中什么会使你感到快乐?因为我想了解他的动机;”百事可乐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另一方面,保证员工的快乐是公司的一项挑战,我们想在信任、合作甚至是笑声的基础上建立关系。鉴于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员工的满意感以及动力会给公司带来效益。”
  一位学者在《快乐的河马》一书中写到:快乐的员工增加了公司的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几位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在一次由罗马路易斯商学院组织的人才管理大会上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这说明这个话题在意大利十分火热,而且已经是时候改变企业的战略了:个人生活与工作不是永远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就在那些专家们试图放弃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理想模式时,个人生活闯进了工作的舞台,打破了工作占主导的地位。意大利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马里奥说:“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曾向我们咨询过这件事,这都是因为生活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没有人可以完全放弃生活这部分,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快乐的员工,实际上指的是:能够将工作和生活分别经营好的人,他们有激情,有好奇心,热爱运动,愿意和家人及朋友待在一起。信息社会也给了我们一个例子,在公司待的时间长已经没什么用了,你的工作效率及业绩才是决定因素,而你工作的时间长短已经不重要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想法,他们已经习惯于旅行,接受来自各种文化的影响。这些人对工作效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企业的任务是使他们快乐。不是出于好人主义,而是因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开放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公司的结算就是衡量企业员工快乐程度的标准:如果员工很快乐,企业业绩就会很好,劳资纠纷案件会较少,失败的谈判也会减少,因病缺勤率也会下降。缺勤也是衡量员工快乐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不快乐是企业的一大损失。大部分意大利企业实行缺勤扣工资制,而这对企业员工有负面影响。相反,如果企业关心员工,那么就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一位市场营销部门的员工说:“在面试的时候,我告诉人力资源部经理马克三个月后我要结婚了,而且要去度一个蜜月长假,我不想放弃这份工作,所以我决定不隐瞒这个事实。后来当我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我第一个通知的人就是他,而且我相信他能理解。”结果呢?她得到理解,一边工作一边安心地养胎。如果有必要的话,她可以进行远程工作,而且工作时间非常灵活。人力资源部经理马克说:“工作可以反映出我们的生活。一位员工如果得到了公司的支持,他的工作就会更有效。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强调你们可以通过远程工作、兼职和灵活的工作时间活出自己喜欢的生活。因为结果才是我们最关心的。”实际上,如果员工很快乐,那么缺勤率就会很低。
  为了保证公司的收入,艾丽卡公司启动了几个战略,比如关心员工子女的学习和度假、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增加企业文化方面的投入等。现在孤独的天才已经不受欢迎了。没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都是天才,没有人是全能的,所以人力资源是流动的,而且人才应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学习环境中的新观点和思想。如果一个员工离开了公司,那么一开始他可能被认为是公司的叛徒,而他在外面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之后,如果我们还与他保持联系,有可能他还会回来。据调查显示,那些提供福利和保险的企业,员工的缺勤现象减少了33%。
  对工作的满意度会影响到对生活的满意度。经理们想录用那些快乐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情绪传染”效应。快乐研究大师马丁说:“如果一群消极的员工在一起,他们就会有很多抱怨,而且没法达成一致。而快乐的人总是更加大方、慷慨,而且更有建设性。”那么怎么保持快乐呢?当然要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丰厚的工资、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及任人唯贤。实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条件要因人而异。利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说:“我们已经在工作上委屈了这么多年,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最关注的东西——学习、旅行或者是家庭,找到让自己重生的方式。”
  《财经时代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快乐的代价》,它将生活的所有组成部分称为“小快乐”,也就是快乐的单位。作者写道:“有一天我突然停下手中工作,想我一旦退休了会干什么,可能会去实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然后我就觉得这样等待下去实在太傻了,于是我就辞职了。在我重新应聘的时候,我没有介绍我的经历,而是在简历中写到:40岁的时候我将经理的职位辞去,回家养马、种橄榄。我相信这会为我加很多分。”
  [编译自《意大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