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姻并未过时

2011-12-29贝琳达.勒斯科姆

海外文摘 2011年5期

  1981年查尔斯和戴安娜的那场世纪婚礼最后以失败告终。两人关系闹得如此之僵:丑闻、离婚,最终戴安娜车祸身亡,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所以,当他们的大儿子威廉宣布与凯瑟琳·米德尔顿订婚,并将举办一场21世纪婚礼时,他决定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凯瑟琳比威廉大6个月,他俩是大学同学,而且交往了很长时间。虽然她没有贵族血统,但她将成为英国第一个有大学学位的王妃,所以基本上两人的结合是对等的。这对新人反映了21世纪婚姻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里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
  事实上,统计数字显示,像威廉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因为他出身王室,也许还不太可能结婚。1960年,几乎70%的英国成年人结了婚,现在这个数字只有一半。2008年,美国20-30岁的人群中只有26%结了婚。
  表面上看起来,当代婚庆业蓬勃发展,其经济规模超过400亿美元,加上约会网站、电视征婚节目,还有婚前协议、婚后协议以及最近离婚保险的出现,这一切都为这个行业推波助澜。但现代人对婚姻到底怎么看呢?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近40%的美国人认为婚姻过时了。这不意味着,美国人对家庭的未来感到悲观,相反他们对家庭比对国家的教育制度或者经济更有信心,只是人们对家庭的定义更加灵活。
  事实上,美国人压倒性地崇尚婚姻,以至于他们都想试试结婚。美国人的结婚率和再婚率是西方世界较高的。人们把婚姻看成是一个个人项目,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所言:“结婚是一种让家人和朋友知道你的个人生活很成功的方式。”
  如今,新娘和新郎往往岁数更大、背景更相似。大家都在寻找和自己社会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当的另一半。50年前,医生通常向护士求婚,商人向他们的秘书求婚。如今,医生往往约会其他医生,经理们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事业有成。
  变化因经济而起。几十年以来,有更多的女性从大学毕业,一个男性大学毕业生现在比过去更有可能遇到、爱上一个有学历的女性,并分享她的工资。女性在教育程度上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增长大致同步,所以,女性为家庭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多。
  殷实的女性不需要守着不能让她们快乐的婚姻。据统计,所有离婚案中有2/3是妻子提出的。于是,奥斯卡影后桑德拉·布鲁克选择离婚,既然丈夫不专一,就跟他彻底分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太太蒂珀也提出离婚,孩子都已长大离家,没有人想到她会一走了之、选择再嫁。
025904d6dfaeb868b953b4aade366ab0  变化还以更加微妙的方式体现出来。从1986年至2003年间,婚姻中妻子比丈夫个子更高的比例增长了10%,妻子比丈夫年龄更大的比例也在增长。婚姻和性别准则正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转变,婚姻中男性和女性已有完全不同的角色认知。2/3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应该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但剩下的1/3则认为,妻子养家糊口也很重要。
  2010年,美国男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8.2岁,女性是26.1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结婚的平均年龄每10年上升1岁。大学毕业生比那些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可能结婚。1960年,已婚成年人家庭平均收入比单身成年人高12%。2008年,这个差距增加到41%。换言之,你越富有、或者受教育水平越高,你越有可能结婚,或维持婚姻——反过来说,如果你结了婚,你的生活越富裕。
  另一个与婚姻有关的变化是,从2009年至2010年,美国人中同居比率上升了13%。经济状况不好的年轻人选择同居,因为分开生活开销更大,他们会先同居,一起攒钱,然后结婚。对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来说,同居则像是婚姻马拉松的热身运动,他们一边来点卿卿我我,一边兼顾一些锅碗瓢盆,最终结婚生子。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克林顿就和男友同居后再结婚。孩子也不再是结婚最重要的原因。2008年,美国41%的婴儿是未婚母亲所生,比50年前增加了8倍;25%的小孩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是1960年的3倍。
  过去,结婚像征兵,现在,结婚更像上西点军校,只收精英,把其他人派往前线。婚姻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认为:“不应该是结了婚,你就欠了一切,没结婚,你什么都不欠。结婚与否,我们都期望负责任的行为。在我看来,结束一段专一的同居关系,与结束一段婚姻一样不道德。”同居方式真的能够受到尊敬,并且有朝一日波及之广以至挑战婚姻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吗?美国法学会建议,将配偶的一些权利延伸至同居伴侣。但至少目前同居还没有坚固到让多数人相信,他们可以依靠同居建立家庭。一个成功的婚姻愈发像买了一艘豪华游艇——价格高昂、保养辛苦,但却能更好地抵御海上风暴——它的地位不可能下降。
  威廉王子将母亲戴安娜的订婚戒指赠予他的未婚妻,他说想让他母亲在婚礼那天也有份参加。尽管他父母婚姻失败,但不是所有的婚姻老传统都过时了。
  [译自美国《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