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新灾难:校园毒品
2011-12-29琼麦娜.纳斯尔
海外文摘 2011年6期
最近两三年,毒品在黎巴嫩学生间的蔓延已经变成了一场灾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来说明校园里吸食毒品和沉迷毒品的人数到底有多庞大,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校方对此竟然孰视无睹。
2009年美国外交部发布的抗击毒品的年度报告中提到:黎巴嫩并不是主要的毒品生产和贸易国。但与之狭小的国土面积相比,其在毒品问题上的严重性就不容小觎了。
黎巴嫩一直挣扎于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之中,政府对毒品问题始终没有给予重视和有效的处理。前任教育部长哈桑·马内马诺阿曾准备与黎巴嫩青年禁毒协会(JAD)共同举办一个研讨会来讨论解决黎巴嫩学校毒品蔓延这一顽疾,但是直到任命了新的教育部长,这一计划都没有实现。
JAD协会的主席约瑟夫·哈瓦特从去年就开始关注毒品问题,他肯定毒品问题会从私立学校蔓延到公立学校,事实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众所周知,吸毒在富裕或者中上水平的家庭中非常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贫穷家庭的孩子就能远离毒品,正相反,他们更容易因生活环境所迫而陷入毒品的深渊,这将会变成双重灾难。虽然总的来说,吸食毒品问题在富裕的学生中要更加普遍,但这样的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势延伸到所有学校。
约瑟夫·哈瓦特说:“ 上个学年,一所黎巴嫩知名重点私立中学的管理部门跟我们取得了联系,告诉我们该校的校长看到6个大约10至11岁的学生在操场偷偷地吸烟。经过对烟卷的检验,发现其中含有大麻。据说是某个学生从他父亲的抽屉里偷来了大麻,认为如他妈妈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叫做‘鼻烟’的普通香料,然后把它分给其他同学。如果不是及时发现,他们迟早会沉迷于毒品。”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对他们的安全完全放心,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毒品一旦进入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将受到毒品的威胁,而这样的情况并不为家长所知。也许毒贩所使用的方法是人们没有想到的,而且这种方法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进行。比如,毒品贩子在学校门口伪装成卖蛋糕的,普通蛋糕卖2000里拉,但带有“炸弹”的蛋糕就卖2万里拉。学生仅仅因为经常买蛋糕吃,就变成了吸毒者,也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摆脱毒品的纠缠。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有一些背景不简单的擦鞋匠,给学生们擦鞋,付钱给他时,他就从口袋里掏a91ea8f683b95cd5cb5bbc3ffc91deccca7896a004540ab72e74d56cf7b38b09出大麻递给学生。
研究显示,学生吸食和沉迷毒品的比例比家长们所认为的要高32c76bd2bf1a973fffa3531a0fdb08916852eaff271e18d94cb03f464304fefa10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吸毒的学生都坚信他们的父母不知道他们吸毒的事情,这就使得他们更加执迷不悟、不顾后果。为了不给学校抹黑,增添丑闻,学校的校长们对此孰视无睹,老师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揭发那些吸毒的学生,甚至不去承认他们的存在。
我们当然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学校,因为根本原因是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四分之三来到黎巴嫩“光明之母”组织接受戒毒治疗的人都不满24岁,正如该组织的主席穆娜·亚札基所说的那样,这是黎巴嫩惟一一个为吸毒者提供治疗的场所,因此这里的情况能够真实反映国家的现状。
“国际信息公司”于2010年3月在黎巴嫩7所私立大学展开的调查显示,在22-23岁的学生中,接受吸毒想法的比率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5%),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6%吸过至少一次大麻。吸毒的男学生比例要高过女生。48%的学生认为获得毒品的方法很简单,而有51%的人认识毒贩。同时,调查显示,吸食如可卡因、摇头丸等剧烈毒品的比例在25-28岁的人中是最高的。吸食剧烈毒品的比例在每周开销达到200-350美元的学生中是最高的。同时发现,6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在他们学校有一半的学生都吸食毒品。
在吸毒者看来,毒品只限于可卡因、海洛因及其附属产品。至于大麻,那只是一种烟,但是谁又能否定大麻不是吸毒的开始呢?专家称:大麻是一种很危险的毒品,因为它会对脑细胞造成直接的损害,最终导致你吸食海洛因 。
在约旦,学生事务负责人决定对学生进行秘密监视,一旦他们的行为或身体出现任何异常,就要约见他们的家长了解原因。但是在黎巴嫩,谈论毒品仍然是一种禁忌,甚至到了发生犯罪或者吸毒者被抓起来的时候,政府却还要掩盖此事,或者更多的学生以别的借口被开除。毒品的危害仍在持续和蔓延,遥无尽头。
[译自《阿拉伯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