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母亲或两个父亲

2011-12-29伊多利亚.索达啦啦

海外文摘 2011年12期

  《同性恋收养子女法》在西班牙已通过实施两年。据估算,该国约有30万儿童生活在同性恋单亲家庭。米格尔今年13岁,是女同性恋者多洛蕾斯和艾丽萨贝特的养子,他对记者说:“我没有父亲,虽然没有父亲陪我玩,但有两个妈妈也挺好。”
  “上午好,我们是米格尔的妈妈。”43岁的艾丽萨贝特·本德雷和多洛蕾斯·查瓦利亚这样向她们大儿子的老师进行自我介绍。这句话虽看似荒唐,但绝不是她们一时兴起的胡言乱语。在此之前,这对女同性恋已相爱10年。10年间,她们反复考虑是否要个孩子,什么方式才是得到孩子最好的途径,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免遭未知世界的伤害。
  艾丽萨贝特坦言:“最开始我们必须面对做不了母亲的现实,因为社会不允许我们成为母亲。”然而,深思熟虑后她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人会因为我们放弃做母亲而感谢我们。”于是,她们勇敢地跨出社会舆论的牢笼。“我们只坚持一点,那就是绝不能让孩子活得不痛快。所以,我们首先要公开自己的夫妇身份。开始,双方的父母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荣升为祖父母后他们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艾丽萨贝说。
  如今,这对同性恋夫妇已经有了3个孩子:13岁的米格尔、10岁的马兰和4岁的约瑟夫,原来冷清的二人世界转眼已经变成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没能力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马德里市环保局议员安娜·伯德娅就曾说:“一个孩子最好是父母都有,这比两个母亲或两个父亲要强得多。”但塞维利亚大学教育及演化心理学系教师玛利亚·德玛尔·冈萨雷斯却不这样认为:“孩子需要的其实不是一对父母,而是无条件的爱,是关心他们、能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长辈。战争使西班牙整整一代人几乎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他们都是由母亲独自抚养教育,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身心缺陷。”冈萨雷斯除了教书育人,同时还是家庭动力组织的创始人。该组织旨在研究同性恋单亲家庭少年儿童的成长与日常生活,是西班牙第一个针对此类家庭进行研究的机构。
  安吉尔·鲍·佩雷斯现就职于比斯卡亚市议会收养处,在同性恋婚姻法通过前,他曾是市参议院的一名提案人。安吉尔表示:“同性恋夫妇的决定慎重而坚决,他们甚至会为收养孩子事先做好各方面准备,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公开性倾向时曾遇到过很多挫折。”
  办理同性恋收养子女工作的核心自然是办理领养手续:由于各国法律不同,国际收养的限制颇多,成功率较低。而西班牙的待收养儿童年龄又过大,其中很多孩子来自于离异家庭或问题家庭,只是暂时寄养在收容所,这些孩子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以上因素给收养子女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在西班牙10%的收养申请会遭到拒绝。
  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夫妇都会选择收养子女。西班牙同性恋双性人及变性人国家联邦委员会主席安东尼奥·博伟达就表示:“95%的有子同性恋夫妇是女同性恋,因为她们可以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怀孕生子。此外,也可以在美国借腹产子,但这样就会非常复杂,而且花销不菲,差不多需要9万欧元。”像很多女同性恋夫妇一样,多洛蕾斯和艾丽萨贝特也曾尝试过人工受精。“开始我们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所以我们就决定进行国际收养。”
  那么,生活在同性恋家庭和生活在正常家庭中到底有何不同呢?冈萨雷斯就此给出了答复:“同性恋者可以在男性与女性角色间轻松自如地进行转换。”卢卡斯和法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收养了男孩达利后,他们根据各自时间安排共同承担家务。“别人老是问我们谁是妈妈,谁是爸爸,但是我们俩都是男人,哪来的妈妈呀!”卢卡斯抱怨道。冈萨雷斯发现:同性恋者往往兼具男性和女性特点,既可做父亲也可做母亲。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温柔而善解人意的。
  如今,同性恋夫妇终于获得应有权利,他们惟一的愿望就是捍卫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权利。最近,安东尼奥有幸成为刚成立的国家家庭委员会的一员。该委员会将西班牙家庭分为63类:重建家庭、不同种族通婚家庭、多人口家庭、单亲家庭……“我们的指导方针是尊重民主意愿和多元化,而不是把某种家庭模式强加给民众。我们将为社会上各类家庭的权利平等而不懈奋斗。”安东尼奥说。
  [编译自西班牙《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