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际会九十年独家探班“伟人”

2011-12-29

凤凰生活 2011年7期


  近些年,“伟人题材”的影视剧可谓风靡荧屏,佳作不断。刚刚杀青的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在剧情上改变了过去“主旋律”作品必定“唱高调”的创作模式,更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在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烙印之余,更富有亲和力。
  
  作为第一部描写朱德一生的纪传体电视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与过去 (以表现朱德为内容) 的影视剧不同的是,朱德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多个历史时期,自弃笔从戎之后,“大仗五百,小仗三千”。32集的剧集着重展现了朱德伟大人生历程的各个关键阶段。
  本刊独家探班《开国元勋朱德》剧组,采访了总制片赵国华以及饰演毛泽东的著名演员王霙、青年朱德和康克清的扮演者青年演员王韦智和戴娇倩,在火红的七月、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为读者奉献一道与众不同的盛宴。
  
  赵国华: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德
   采访/Grace 赵国华/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总制片人、总策划、编剧主笔
  凤凰生活:能谈谈您做这样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初衷吗?
  赵国华:早在2004年,当代中国出版社为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出版了一本由我编写的《朱德画传》。该书约20万字,五百余幅珍贵照片。在编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我从不曾真正了解的朱德——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有着声名显赫的军事业绩,还有为天下百姓造福的博大胸怀;有着一个军人难能可贵的人类大爱之心。这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只不过由于朱德本人的低调和某些历史原因,我们所知道的朱德生平只是冰山一角。
  凤凰生活: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与以往人们概念中的朱德有什么不同?
  赵国华:最大的不同是拂去历史和人为的尘封,还朱德的本来面目。在以往的概念中,朱德更多的只是一个红军领导者的符号,而历史上真实的朱德并非仅此而已。朱德23岁投笔从戎,辛亥革命时就是一代名将,离开滇军时已是名声赫赫。当时,川军让他留下当师长,他没有留;孙中山拨给他10万大洋让他组建一支军队,他没有答应;他辗转找到了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要求参加共产党,而陈独秀拒绝了他。于是他留学欧洲,在欧洲加入了共产党……为了理想和信仰,朱德从未动摇过。南昌起义失败后,其他领导人都走了,是朱德把起义的余部组织起来,领导了湘南起义,并把队伍带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这就是历史上“朱毛红军”的由来,我们过去不明白为什么叫“朱毛红军”而不是“毛朱红军”,这就是历史,这部电视剧告诉了人们许多历史的真实,包括一些曾经被遮蔽了的历史。
  凤凰生活:朱德这个人物在剧中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看点?
  赵国华: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不仅表现了朱德在战争中的大智大慧和和功高不居、德高不显的伟大人格,还表现了他一生中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比如昔日同窗在沙场上兵戎相见的的戏、下令掩埋敌军尸体的桥段等,都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
  本剧通过感人的细节,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有大爱、有担当的血肉丰满的朱德。而他身边的亲人——为掩护他突围,负伤被俘,坚贞不屈而惨遭敌人杀害的伍若兰,为他带大唯一的儿子、替他侍奉二老,一辈子孓然一身的陈玉珍等,虽然着墨不多,却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总之,今天重提朱德,不仅仅是做一部“红色经典”,更是要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弘扬人类伟大的人文精神。
  
  王霙:一辈子,只想演好毛泽东
  采访/郭蔷
  毛泽东的特型演员王霙,曾在《开天辟地》、《格达活佛》等近50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饰演毛泽东之前,王霙练过舞蹈,唱过越剧,后来又考入国家话剧院改行做了话剧演员。
  王霙12岁时因为相貌和身材条件好而被招进了浙江省艺术学校舞蹈班。20岁时考入文化部下属的中央红旗越剧团。 1983年,王霙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现国家话剧院),这一年,他25岁。
  1989年的9月,王霙被《开天辟地》导演选中出演青年毛泽东,从此成为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
  
  1989年9月的一天,意外惊喜不期而至,王霙他人生中第一次饰演毛泽东。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井冈山》、《红色摇篮》、《民主之澜》、《开国元勋朱德》等近50部影视剧中,塑造了毛泽东。为了真实地还原毛泽东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王霙研读了许多领袖原著、有关传记、传奇和回忆录,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拍戏过程中,他还总要挤出时间到伟人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向当地老乡打听一些毛主席的故事,积累一些更直观的素材。
  凤凰生活:是从哪部电影开始被确定成为毛主席特型演员的?
  王霙:1989年9月,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开天辟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当时基本已经确定由演员吴刚担任。开拍前,导演之一胡立德随手翻阅我们话剧院的演员档案,无意中看到了我的照片,几天后让我飞去上海见导演。当我从化妆间走出来时,所有人似乎都惊呆了。一周后,剧组决定,《开天辟地》中的“青年毛泽东”由我来扮演。这一次结缘“伟人”,彻底改变了我的演艺生涯。
  凤凰生活:第一次接到演毛主席的消息时,您激动吗?
  王霙:刚接到通知的时候非常兴奋,但当我真正冷静下来,突然觉得有些担忧。毛主席是个伟人,对于中国革命他有着辉煌的作为。但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爱好等等,我都是小时候在书本里知道的,其他的,我都一无所知。
  报到那天我就提出了要去韶山,我想实地感受毛主席生活过的地方。当时上影厂给了我五天的时间,这五天,我去了主席就读过的湖南第一师范,也去了橘子洲头、新民学会旧址、杨开慧的家乡板仓,最后一站,是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冲。
  在韶山冲,见到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当我和主席曾经的街坊汤瑞仁说起要在电影中扮演毛泽东时,70多岁的汤瑞仁一定要带我去个地方。第二天早上,我们在一座普通的坟冢前停下,看过墓碑才知道,这是毛泽东父母的合葬墓。汤瑞仁跪在坟前,用韶山话轻轻地说:“阿公、阿婆啊,润之看你们来喽。你们看啊,他就跪在你们旁边了。但是这个人是演员,他跟润之长得一样,阿公、阿婆在天之灵要保佑他演出成功啊!”
  自此之后,每当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扮演毛泽东,我一定要来这里,到毛泽东故居去坐坐。这是对主席的敬仰和崇拜。这种信仰是崇高的,我觉得我已经跟主席汇报过了,就一定要演好,这是给自己的压力,也是动力。
  凤凰生活:您在近50部影视剧中扮演毛泽东,演同一个伟人形象,您如何把握,或者如何突破?
  王霙:一句话,用心去演,除了实地考查和采访,我也翻阅了大量与主席有关的资料,特别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斯诺与主席的谈话录,这些材料我都研究过。
  我觉得演不同时代的主席在细节的诠释上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伟大的思想家,必定有一段思想转变的过程。虽然角色没变,但每一部戏反映的年代不同,历史事件不同,编导的意图也不同,因而力争每次扮演都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更深的层面去塑造领袖的形象。
  凤凰生活:在拍新剧《开国元勋朱德》的时候,听说你为了这部戏减肥很辛苦?
  王霙:《开国元勋朱德》这部电视剧,是我的一次全新挑战,我从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一直演到82岁,这个年龄跨度相当大,是我过去没有尝试过的,也是我演得最辛苦一部戏。这部戏有很多亮点,其中很多场面相当感人,建议大家看看。
  凤凰生活:您获得过很多奖项,目前最期待什么奖项?
  王霙:我跟主席有缘,会一直演下去,永远不会放弃演毛泽东的机会。
  
  该得的奖项已经得了很多,最期待的就是大家的认可,演好中老年的毛泽东形象是我今后的追求。
  简介:
  王霙,著名影视演员、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开国元勋朱德》等近50部影视剧中扮演毛泽东,是广大观众喜爱和认可的特型演员。
  2001年(8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2007年(26届) 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第八届金鹰艺术节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2010年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
  
  一个真正具有男人味的男人身上要包含的素养太多了,是需要历练和沉淀的。
  
  王韦智:演朱德是一次珍贵的体验 采访/王晶
  王韦智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红色娘子军》、《湘西往事》等影视作品中有过出色表现,特别是在《湘西往事》中的表现让人折服,虽然演的是土匪,却丝毫没有马虎,把土匪那种霸道、强势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反而喜欢上了他演绎的庹飞云。帅气、野蛮的土匪形象深入人心。在《开国元勋朱德》中,王韦智扮演的青年朱德五官硬朗、目光如炬,相当有神采。很多观众只知道王韦智是演员,但他热爱摄影,更画得一手好画。
  凤凰生活:人都说相由心生,不管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是《红色娘子军》抑或是《虎头要塞牺牲》等等题材,你所饰演的角色无一不给观众一种硬朗刚正、大义凛然的印象,这种相貌会不会固定你的角色发挥?就是说很多导演更偏向于找你演一些正面的角色?
  王韦智:是的,因为外形高大全的缘故让我失去了很多尝试别的角色的机会 ,但是作为一名演员来说是不希望被定位为只能饰演哪一类角色,更多的是什么角色都能去尝试。所以现在我也在尝试着去接演一些具有挑战的角色,比如说这段时间在热播的 《大浴堂》里我就饰演了一个日本人,这个角色阴险凶狠。还有在《湘西往事》里扮演的庹飞云,这是一个土匪的角色。在将来的演艺道路上我希望能有机会挑战更多不同的角色。
  凤凰生活:有网友评价你是中国最具男人味的演员之一,在你看来,什么样的男人才具有男人味?一个男人要具备些什么才称得上是好男人?
  王韦智:男演员有好的外形当然很重要,也就是做演员的条件,比别人成功的机会可能也多一些,其实一个真正具有男人味的男人身上要包含的素养太多了,是需要历练和沉淀的。在我看来,具备善良、包容,对家庭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男人称得上是好男人吧。
  凤凰生活:一直以来,你表演的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绝大多数都是战争片,在你心里,最想演绎哪一类型的题材?你觉得在你所有饰演过的角色里,哪个人物的原型最接近真实的你?
  王韦智:我最想演的还是描写英雄的题材。在那里可以体验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东西。
  目前还没有哪个人物“接近”真实的我。
  凤凰生活:如果要你用几个简练的词语概括一下你自己,会是哪些?
  王韦智:开朗,直率,单纯。
  凤凰生活:华表新人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韦智:华表新人奖是对我在表演道路上的一个肯定,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地超越自我。
  凤凰生活:你最欣赏的中外演员是谁?你觉得他身上哪一点是你最欣赏的?
  王韦智:达斯丁霍夫曼,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我惊奇。
  凤凰生活:你内心最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不做演员,你最想做什么职业?
  王韦智: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喜欢享受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享受大自然。做一个画家。
  凤凰生活:在刚刚杀青的《开国元勋朱德》一剧中,你觉得要演好青年朱德,最难把握的地方在哪里?
  王韦智:最难演的就是历史的回归,如何回到那种特定的年代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第一次饰演领袖人物。体验到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们的先烈们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这类题材拍起来很苦,想一想当年,我们现在真太幸福了。
  凤凰生活:《开国元勋朱德》即将在什么时间与观众见面?
  王韦智:大概在年底要与观众见面。
  凤凰生活:今年的下半年和明年,还将有什么新作品呈现给观众?
  王韦智:我与何琳主演的一部农村题材《不能没有娘》。
  
  简介
  王韦智,中国演员,在电影《子夜枪声》、《首席执行官》、《在那遥远的地方》、《快乐老家》、《幸福花园》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主演过《红色娘子军》、《天地作证》、《湘西往事》、《原配夫妻》、《书香门第》、《开国元勋朱德》等电视剧。
  
  戴娇倩:
  我羡慕朱德和康克清牵手一生的爱情
  采访/熊捷
  上海姑娘戴娇倩长着一副非常精致的面孔。当年她以一部《花季雨季》初露锋芒,辗转南下到香港打拼。赢得成绩之后重回内地发展,近年更是屡有佳作面世。戴娇倩主演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战地浪漫曲》、《春去春又回》、《钻石豪门》,稳坐各地卫星电视收视冠军,在刚刚杀青的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中戴娇倩扮演青年康克清。戴娇倩也曾多次出演军旅戏,并有着“军中之花”的美称,但出演伟人的夫人还是第一次。有着十余年演艺圈经历的她,却还是一名80后,这令她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成熟的味道。但她坦言,其实她骨子里更想诠释一个“坏孩子”。
  凤凰生活:你虽然是80后,但已经出道十几年,近几年更是好作品不断,你怎么看待演艺事业?是从小就热爱吗?
  戴娇倩: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拍好每一部戏就好了。小时候没去想过,因为小的时候长得很一般,性格孤僻。
  凤凰生活:假如没有做演员的话,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戴娇倩:小时候梦想去烤羊肉串,因为我很喜欢吃我们家门口的烤羊肉串。我记得一块钱五串,当时的零花钱很有限,一个月几十块钱。我小时候特别嘴馋,没有钱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人家烤,人家就把多余的一串给你。我没有什么理想,我的理想是将来可以在自己的门口弄一个羊肉串的摊。
  凤凰生活:除了当演员,有想过其他方面的发展么?比如说歌手?
  戴娇倩:会唱一些电视剧主题曲之类的,但是做歌手还没具体想过,我现在只想认认真真做好一个演员,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凤凰生活:你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你怎样理解康克清这个角色?当初接这个角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戴娇倩:康克清是一个充满男性气概的女性,14岁投身革命,带头剪辫子,使双枪,领兵打仗屡建奇功,二十五岁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红军“女司令”的称号。我(接这个角色)的心情是激动、敬仰和羡慕,虽然戏份不多,但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元帅夫人的善良和坚贞,更加羡慕朱德和康克清那种为了共同的理想,相互扶持,携手一生的爱情。
  凤凰生活:接下来你有什么样的作品要呈现给大家?你最希望出演什么样的角色?
  戴娇倩:《完美丈夫》、《济公》、《极品妈妈》、《微风吹乱的爱情》都会在今年播出,另外《单身女王》也会在各大卫视播出。现在最想演的是“坏孩子”。
  凤凰生活:感情问题有什么眉目?理想中另一半应该是怎样的人?
  戴娇倩:现在还没有眉目,我喜欢37度男人,一个适合自己体温的男人,39度和38度都属于高温,36度会偏激一点,37度虽然平凡但是这个温度和人体最贴切。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即责任心、爱心、孝心。
  凤凰生活:得知你刚过完生日,说一声生日快乐,生日愿望是什么?
  戴娇倩:明年的生日不再是单身女王,除了爸妈朋友以外,身边多一个他。
  
  后记
  作为一名江南女子,戴娇倩身上有着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但是她对于感情的追求却是让人意外的坦荡。她骨子里有着北方女性的直率,就像春日初阳照在白雪之上一般的通透。作为一个演艺圈的“老”面孔,她却又十分年轻,假以时日必定会是一颗耀眼明星。祝愿她一帆风顺,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典。
  
  
  简介:
  戴娇倩,影视演员,1998年进入演艺圈,在6万名女孩参与的全国选秀竞争中脱颖而出。主演《花季雨季》后名声鹊起,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代表作有《凤在江湖》、《茶马古道》、《大声呼喊你回来》等电视剧。
  
  music billboard凤凰音乐
  《The Invitation》
  表演者:Thirteen Senses
  一个好友推荐我听Thirteen Senses的首张大碟的时候,兴奋地说比英伦新锐团体Keane还动听,于是找来这张唱片。继Keane以钢琴替代吉他的新鲜之举大获成功之后,我也猜想英国必定会有类似的团体跟着发片,果然就来了这队Thirteen Senses。有了Keane在商业上的成功,Thirteen Senses的歌曲就显得不那么流行。虽说如此,但他们的歌绝对悦耳清新,也因少有过于易记的旋律反而会令人在听觉上不容易疲劳。
  编辑小评:相比Keane的惊艳,Thirteen Senses更为细水长流。主场的声音充满着英伦腔调,单纯清澈,音乐节奏舒缓松弛,indie乐迷不容错过。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表演者: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这是“地下丝绒”的第一张专辑,也是摇滚乐历史上的一张划时代的经典之作。这张专辑的诞生与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伟大人物安迪?沃霍尔是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创作与艺术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西方艺术的进程。鲜为人知的是,安迪?沃霍尔同时也是一个前卫音乐的爱好者,这张《地下丝绒》的处女专辑就是由安迪?沃霍尔担任制作人。著名先锋艺术家与摇滚音乐家的合作,这在西方摇滚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可见这张专辑的经典意义。
  编辑小评:这张专辑里面,主场的声音干涩沙哑,犹如碎落一地的玻璃窗。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对于现实的迷茫、反叛在这张专辑里面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这是一张经典之中的经典。
  
  《Milow》
  表演者: Milow
  光头帅哥Milow是比利时家喻户晓的唱作者,他一首《You Don′t Know》在比利时单曲榜取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Milow的声音干燥纯净,用心之至常常让人痛心,似乎在他身上发生着很多的苦难无以言表而只能寄托歌声。这位27岁的比利时歌手Milow 本名Jonathan vandenbroeck 是比利时人,他年纪很轻,是比利时最成功歌手兼作曲之一,他的成名曲《You Don′t Know》曾在比利时金榜42周,也曾被比利时最大电台票选为best song的前三名。
  编辑小评:这张专辑很适合心情平静的时候慢慢聆听回味,曲调清新,用一把吉他轻轻拨弄心弦,很有意境!
  
  特别推荐
  《After The Morning》
  表演者:Cara Dillon
  Cara Dillon一个天才的新生代爱尔兰歌手,在这张2006年的专辑中,优美的传统爱尔兰音乐被赋予了更多的流行元素,并以她特有的天然的个性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加以诠释,每首歌曲仿佛都在叙述一段美妙的故事。请停下你的脚步聆听Cara Dillon,让她用如同大自然般的空灵天籁来打动你!
  编辑小评:Cara Dillon冷酷却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极其细腻。作为Cara Dillon的登场之作,这张专辑的设计十分精巧,她的声音完美地跟钢琴结合在一起,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