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保卫战
2011-12-29张鹭高胜科贺涛
财经 2011年30期
携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抵达上空时,北京城正在睡梦中。雪后初晴的低温,使来自南方的水汽附着在北京大气中的尘埃上,凝结为雾。
这个天气现象能够被肉眼感知已是十多个小时后的12月4日下午,微微轻雾不断凝集,变为灰蒙而厚重的雾霾压城,北京陷入一片朦胧。北京市气象局当日16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北京城区能见度不足千米,南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此次雾霾对于城市的航班、高速公路、港口、公交系统、电力部门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场大雾仅是北京进入10月份以来的一系列雾天中的一次。持续雾霾天的污染物类型与平时差别并不大,主要还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PM2.5。但此时北京处在静稳的气象条件下,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使颗粒污染物浓度上升,从而加剧了北京的空气污染。
这些潜伏于空气中的“慢性杀手”并非来自天外,而是人类活动所共同产生的排放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空气污染,都是影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每一个人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其估计,室内空气污染会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这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万人死亡。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这一负担更大。
而将焦点对准北京,也清晰可见,排放总量大是致使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们能做的所有措施,都只能延缓污染的加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承。
实际上秋冬以来,雾霾已静悄悄地笼罩中国大部分地区,京津冀、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皆出现持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河北、辽宁等省的个别县市曾一度出现道路能见度不足50米的极端情况。
有此背景,此次雾霾算是自然界对空气质量的一次小小宣示,其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及任何一场国内外大气污染事故。但在环保部就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节点,依靠媒体和网络推动,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寻找到了最佳的出口,环保部门治污不力再受抨击。
大气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强大的财政托底,而且随着大气污染日益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使得一城一地独善其身的治理方式再难为继;因其与经济生活的高度相关性,导致对其治理远非环保部门一家所能独力肩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与周边五省市进行区域联动,成功控制了北京的空气质量,这让环保部门看到了探索某种长效机制的可能。2010年5月,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联防通知》)首次提出,中国将在重点区域开展大气联防联控的工作。一些地方政府据此编制了辖区内空气治理的“十二五”规划。但据《财经》记者在基层的观察,这些规划的实施并未实际落地,其将面对的不仅是巨额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理顺协调机制。
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有望在2012年初上报国务院。另外,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近期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开征扬尘、机动车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研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
一场整治空气的举国战争即将打响,它会像英国伦敦和美国加州成功治理空气一样,取得显著的成效吗?
脆弱城市
12月4日,周日,下午16时许,北京市民杨成伟乘坐的HU7280航班从三亚起飞。按照计划,他将于晚上19时45分抵达北京,第二天回公司上班。但受北京大雾影响,飞机只能于当晚20时停留武汉等待起飞指令,他在机场和酒店度过了漫长的20多个小时。
全球飞往北京的航班莫不如此,被迫停留的地点包括天津、呼和浩特甚至韩国。截至12月5日14时,首都机场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航班126架次,进出港合计取消207架次,正常率仅在20%左右。
杨成伟回京的飞机降落武汉的同时,正要离京的导演贾樟柯不得不放弃4b992bf63acb93319cc2ce89f47981d2飞机航班和高速公路,临时转投火车出行。这是由于出入北京的京哈、京平、京港澳、京开、京津、京沪、京承、东西南六环等高速路陆续采取了21次封闭措施。其中位于辽宁境内的京哈高速万家站出口附近,堵车距离一度达到58公里。
在北京市内,早在12月4日下午17时,大部分车辆已开启大灯,自行放慢速度,但在晚高峰期间,城区东部、南部主干道仍刮蹭事故不断,拥堵加剧。次日,公交集团在各重点线路的进城方向,准备了200部机动车,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加入运营。
对于城市电网而言,大雾凝集的灰尘是潜在的威胁——大雾天气下,污浊的空气容易造成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降低其绝缘强度,严重时会导致线路掉闸和污闪,污闪是电气设备外绝缘表面由于积污而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发生的破坏性放电现象,常常会造成大面积和长时间的停电事故。为此,自从10月进入“雾季”起,北京电力公司不得不对积污严重的线路停电清扫。该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表示,克服污闪难题需要电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突破,同时有赖于空气质量的提升。
雾滴中吸附了大量的尘埃、污染物和细菌,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刺激,容易诱发咽喉炎、气管炎、结膜炎及其他一些过敏性疾病。对于呼吸道敏感的人群而言,这远比交通受限影响更大。
12月4日和5日两天,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儿童医院的病患都有明显增加。前者每天接诊患儿在6500人次左右,比平日门诊量上升了20%。后者每天接诊患儿为7000人次左右,内科患儿有近4000人次。因此,不少家长提议,污染天应暂停幼儿园及中小学户外活动。对此,北京市教委回复称,如遇极恶劣天气,市政府会决定停课。同时,学校有自主权进行课程的调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体育课教学。
一家知名网络商城仅在12月4日当天就卖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只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的。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统计数据,今年10月,北京空气质量仅有19天达标,比去年同期减少6天。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占全月近四成,几乎每周都要受到雾霾天气侵扰。但中国民众对于空气污染的态度则仅能停留在抱怨的层面。
尽管作为生存的必需品,呼吸空气没有特权而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但国外一家媒体在11月4日发表的一篇报道,则首次将空气与有机蔬菜、医疗等特权现象联系起来,这篇名为《中国精英的特供包括净化过的空气》的文章,援引一家中国空气净化器厂商的宣传广告称,很多权力人士和企业领导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而一个新的空气质量评估指标——PM2.5也由于网络传播,广为人知,且成为质疑环保部门治污成效、信息透明的起点。
大气杀手PM2.5
北京首要的空气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这也是目前全球威胁最大的“大气杀手”。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它与直径大于2.5微米但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一起构成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主要依据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浓度这三个指标。2000年修订的现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不包括PM2.5指标。但此次持续雾天,使PM2.5成为讨论焦点。
PM10和PM2.5可通过呼吸途径进入人体,而且极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PM2.5的特殊性在于,它足够小,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区肺泡,并存留在肺的深处,而不像相对大颗粒物PM10那样,只有部分被支气管和肺部组织吸附,其他的会随着呼吸作用被呼出。因此,大量的研究证实,PM2.5对于居民健康的威胁比PM10更显著。
迄今为止,关于PM2.5污染增加死亡风险的最可靠证据,来自2002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论文。美国癌症协会在1982年发起了一项预防癌症的长期研究,当时招募了120万名参与者,持续随访16年。通过分析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发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
这种相关性的统计学数字,“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意义不大。但政府在评价大气污染导致的经济代价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朱彤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PM2.5的成分和机理也比其他污染物复杂。除了由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它还可以由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大气反应生成,因此PM2.5更难防控。
根据《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从2008年到2010年,北京的PM10年平均值基本稳定维持在121微克/立方米。但是令人不安的是,多项独立研究表明,PM2.5在PM10中所占的比例日趋上升。这意味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数量实际上增加了,而PM2.5的增多不仅使健康风险增高,也直接造成能见度降低,使居民大雾压顶的感受更为直观。
随着PM2.5的危害逐渐被公众所认知,要求定期公布PM2.5数据的呼声日益升高。环保部就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称《标准》)向公众二次征求意见时,“PM2.5和臭氧作为一般评价项目计入《标准》”被写入了意见稿之中。征求意见稿中,新标准实施的最后限期拟为2016年,这意味着,强制发布PM2.5数值也必须等到2016年。
根据环保部数据显示,即便在2008年,全国113个重点保护城市中,仍有30%的城市PM10达不到现行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中PM2.5控制标准,则83%的城市年均浓度不达标。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对《财经》记者表示,要求公布PM2.5数据,是公众关注环保的体现,值得肯定。但在现阶段,他并不认为此举意义有多大,因为北京连PM10值(指年平均值)都未达标,遑论PM2.5,“关键是要减排”。
河北省石家庄市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范松川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亦表示,“监测技术还有监测设备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如何从污染源头上进行治理和防控,这个太难了。PM10都很难解决,PM2.5更难。”
北京空气战
北京的PM2.5的四大来源分别是燃煤、汽车尾气、重工业与工地扬尘。北京近十多年的空气治理,都在与这四类污染源作斗争。只是,减排的速度往往被排放增长的速度所抵消。北京的常住人口从1998年的1246万人,至今已超过3074万人;机动车数量从1998年的100万辆,增至现在的近500万辆。
作为环境执法部门,北京市环保局承担了大量具体工作,如敦促降低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监管工业生产中的脱硫除尘、监控加油站油品质量、不断更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巡查施工工地等。但更多富有成效的行为,其实并非由环保部门独立完成,而是举全市之力的结果。
比如,占北京市机动车总量10%的黄标车,污染物排放量却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作为治理汽车尾气的重要手段,北京从2009年起,以政府奖励以旧换新的方式淘汰黄标车,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淘汰了15.6万辆,而今年前11个月就淘汰了20.2万辆。
这背后是强大的财政托底。淘汰一辆黄标车的平均奖励金额在4000元左右,这意味着仅今年前11个月,用于淘汰黄标车的资金就超过8亿元。杜介绍说,1998年至2008年间,北京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达到14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空气治理。
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北京累计300多家“三高”企业停产退出,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四大传统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基本到位。
这些都是以暂时牺牲GDP增速为代价的。一个例子是汽车,汽车消费在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比重曾高达三分之一,限车令的执行将这一比值拉低到20%,影响GDP增速1%。而在2011年上半年全部搬迁完毕的首钢,对全市GDP增速影响达0.4个百分点。
不过,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产值占到GDP的73.2%,这说明北京已经到了金融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的阶段,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本地减排的挖潜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杜少中举例说,比如,北京的城六区现在已无烧煤的锅炉;再如,机动车排放标准每提高一次,污染能降低50%,但现在已经从国Ⅰ提升到国Ⅳ了。他认为,要想继续提高北京的空气质量,除了北京自身的努力外,有赖于周边地市的联动协调。
奥运联动
早在200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孝炎等人就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外来源对奥林匹克中心区域的PM2.5浓度贡献率为34%,其中河北、山东和天津是影响北京大气质量的主要区域。在持续南风的条件下,河北省对该区域的PM2.5浓度贡献率将达到50%-70%。
同一年,朱彤也参与了一项类似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周围省份的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的PM2.5浓度“贡献率”为39%。不过,他对《财经》记者表示,“这个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在判断区域之间的环境影响时,很难用单一数据说清其贡献多少。”
2008年奥运会之时,针对空气呈大范围区域污染的问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六省区市及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在“保障奥运期间空气环境万无一失”的压力下,除了位于治污中心的北京外,各地都拿出了最严苛的执行力度予以配合。
其中涉及河北省的非电重点大气治理项目共21个,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重点项目共20个,实施关停、临时停产和限产限排的企业共42家。为此,河北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11个省直部门、7个涉奥区市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河北省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这仅仅是省级层面的任务,省内一些工业大市也各有任务,且出现整治升级态势。以唐山市为例,该市对267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此外,包括首钢、唐钢在内的大型重点钢铁企业亦被要求减产。
种种努力下,奥运会开幕后的15天中,空气质量得以一直保持良好,一级的天数是8天,占53%,创造了截至2008年有监测记载以来的月最高水平。
但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也都是各地方的支柱产业,停产限产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北京市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要对周边省市、尤其是上风上水的地区作出的牺牲予以补偿,但河北省和唐山市相关官员,均未听闻曾获得补偿。
不过,唐山市借此机会,淘汰了一批过剩的产能,上述停产整治风暴过后,最终有66家钢铁厂被要求关闭,12家焦化厂被要求整改。唐山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08年工作提到,全年停产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67家。
之后几年,围绕钢铁、焦化、水泥等对空气质量造成直接威胁的重点行业的整治行动仍在继续。2009年,唐山市还启动了“污染治理达标建设”专项行动,对占全市排污总量80%以上的钢铁、焦化、水泥等七类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治理,共涉及649家企业。唐山市环保局人士透露,这一数据并未能囊括全市的所有企业,尤其一些小型民营钢铁企业成为“漏网之鱼”,而其恰恰是相比大型企业更难防控治理的对象。
唐山市一位民营钢企相应负责人也认为,这一轮结构调整并未完全到位,全市的钢铁、水泥、焦化企业迄今还是严重过剩。
12月6日,持续了三四天的大雾继续笼罩唐山市,能见度不及200米。但大街小巷鲜能见到行人戴着口罩,由于以往本市的空气就不好,市民已司空见惯。一位家住在唐山唐银钢铁公司附近的市民告诉《财经》记者,每天早上都能发现车表面覆盖了一层从工厂飘过来的粉尘,而平时,周边居民不敢开窗。
奥运会后,虽然当地对部分中小型钢企进行了一些整合和并购,同时都安装了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耗电量巨大,很多中小钢企的环保设备昼开夜关,继续肆意排放废气。到了半夜和破晓时候,可见这些高炉排放着黄色或者黑色的烟尘废气。
这一情况在河北省其他地区亦有发生,今年9月底,邢台市钢铁有限集团周边居民向省环保厅投诉,该企业每天夜间排放大量黑烟废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尽管如此,上述唐山那位民企负责人认为,“奥运的关停和之后的系列举措,还是有一定效果,唐山市空气质量的恶化程度有所延缓。”
对于环保部去年下发到地方的《联防通知》,唐山市环保局一名副处长对《财经》记者表示,已经注意到了。但他认为,唐山市并无实质性动作,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并未真正落地,无论在资金筹措、分配还是属地管辖责任上,“就是一纸空文”。
联防如何落地
12月初的那场惹祸雾霾,经一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