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充分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
2011-12-29王文惠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随着新理念的推广,表扬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和家长在使用表扬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以致表扬的教育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如何科学使用表扬、充分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呢?笔者认为,实践中,应注意做到“十要,十不要”。
一、 要少,不要多
表扬是用褒奖鼓励来教育儿童的一种方法。偶尔为之,能够确保表扬的新鲜感、吸引力,有效提高表扬的“身价”,增强获得表扬的竞争力,使儿童对获得的每一个表扬都十分珍视、爱惜,此时表扬的教育作用大;如若给予儿童过多的表扬,一方面,儿童可能产生习以为常的无所谓心态,对表扬不在乎、不珍视,此时表扬对儿童的吸引力小,影响和激励作用会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如同吃够了某种食物一样,可能导致儿童对表扬的“腻烦”,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排斥表扬或者排斥师长,此时表扬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要轻,不要重
对儿童的表扬力度越小越好。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以使儿童激动、满足,就能产生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小力度表扬还能为以后的表扬运作预留较大的空间,便于合理安排,并且对形成儿童“勿伐善,勿施劳”的谦逊务实品格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力度过大,除以后不好操作外,还可能刺激儿童的胃口,使对表扬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达不到预期,儿童就会失望,并产生挫折感,影响师生关系。还易使儿童过高地估价自己,滋生自满情绪或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影响将来的人生定位。
三、 要全面,不要片面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但传统的表扬由于受“升学教育”的影响,几乎只关注儿童智力方面的表现,这是极端片面的。儿童的成长发展绝不单单只表现在智力上。只关注智力,可能导致儿童的畸形发展,形成不健全人格。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中,要促成儿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表扬在关注儿童智力表现的同时,还要关注非智力因素的表现。
四、 要区别对待,不要力求划一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各不相同。在实施表扬时,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标准的区别、方式的变化来提高表扬的针对性。比如,优等生和差生、男生和女生、个性外向的学生和个性内向的学生,在表扬标准的使用上就应有所不同,方式和手段也应有所变化。实践表明,针对性强的表扬教育效果好。
五、 要面向全体,不要面向少数
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心理需要。但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中,教师只关注对“升学”有贡献的优等生,各种各样的“表扬”和“荣誉”会毫不犹豫地戴在他们头上,而对那些有可能拖“升学率”后腿的所谓“差生”“双差生”则特别吝啬(在没有升学紧迫感地中低年级,教师过分偏爱优等生,有意无意忽视后进生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教育现实中依然存在。这不公平,教师应施爱于所有学生!只关注少数“优等生”,会导致班级集体的进一步分化、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从转化后进生的角度讲,表扬应更多地惠顾后进生。表扬是转化后进生、改善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是表扬发挥教育作用的基础。
六、 要对事,不要对人
现实中,直接称赞一个人聪明、能干、人格品行高尚,往往会引起被表扬者心理不适和别人的反感。如果将表扬的重心从直接的人格评判转移到对事的评价,比如,某事做得很好,则更显自然、平和、实在、亲切。如此,被表扬者能接受,他人能理解并给以支持。可感可知的事件也能给他人提供学习模仿的范例。这样的表扬才是安全有效的。
七、 要具体明白,不要笼统含糊
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并且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当你给予的表扬过于笼统、含糊时,指向性、方向性较差,孩子不容易辨别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存在多大的差距,以致找不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表扬的实际教育意义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具体明白的表扬,比如,“你这次作业做得很工整、很好!如果每次作业都做得这样认真,该多好啊!”,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激励和鼓舞、知道了进步的方面和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殷切期望。
八、 要真诚,不要敷衍
表扬要以对儿童真诚地热爱和关怀为出发点。表扬必须发自教师的肺腑,必须建立在对儿童成长、进步感到由衷喜悦的基础上,必须充分体现对儿童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如果没有真爱做基础,表扬就变成了对儿童的随便敷衍和搪塞,会产生不信任,增加隔阂,自然谈不上教育效果。
九、 要重动机和过程,不要重结果
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是否给予儿童表扬,主要的或者说唯一的依据,就是儿童行为的结果。结果符合师长的期望就表扬,否则就不表扬,这是十分不恰当的。因为看似好的结果不一定有好的动机和过程。反过来,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好的动机和过程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表扬只重结果的做法,会扼杀儿童善良的愿望和动机,会造成儿童重结果轻过程的浮躁心理,甚至把儿童引向歧途。如果把表扬的重心放在动机和过程上,就会进一步强化儿童良好的行为动机,就会增强活动过程对儿童的吸引力。这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儿童把全部的热情都贯注在活动上。在驾驭活动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巩固、经验得以丰富、能力得以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儿童是在自主活动实践中成长发展的。
十、 要辅之以批评,不要一味地表扬
表扬和批评是相辅相成的。一味地使用表扬,儿童会习以为常,表扬会失去意义。根据表扬和批评能引起相反心理体验的特点,必要时辅之以批评,如同苦使人感到糖更甜一样,能突出对照比较的效果,强化心理体验,使儿童感到表扬更美好、更珍贵,表扬的育人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当然,恰当的批评也能有效扼制儿童自大情绪的产生,能使儿童产生适度的挫折感,增强抗挫力,预防心理脆弱,对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表扬教育作用发挥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实践中切不可随便盲目使用。教师和家长要善于体会和总结,形成技能和技巧,确保表扬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
(永城市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