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BEC考证课的实效性

2011-12-29谢娇丽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摘要:BEC实训课主要是以试卷练习为主,那么试卷讲评时即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小觑的环节。在新课程目标下,精讲精练,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寻找方法,能更好地让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试卷;讲评;分析;方法
  
  在商务英语专业第二学年,学生要参加商务英语初级的考证,其考证内容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因此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试卷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才能培养学习能力,才能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内容
  商务英语是一种在工作环境中使用的、世界通用的语言,适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商社等各种机构的日常公务和商贸活动。BEC考试是一项语言水平考试,根据公务或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一般工作环境下和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因此在试卷评讲中,做到一个专题一练习,对典型篇章和段落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主要以阅读题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和语言组织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总结归纳,最好能讲出个所以然。
  二、分析方法
  试卷评讲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笔者认为一些英语教师教学中对其重视不够,研究不透,在方法方式上存在一些误区。笔者因本学期有商务英语考证实训课程,因此课程设置中的主要内容即为试卷练习和评讲。通过大半学期的试卷评讲课,笔者总结和创新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笔者认为,在试卷评讲课时,应放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倾听,让学生寻找方法。
  1. 放开,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课前,老师应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例如试卷分析,答题情况分析和自我教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挑战英语老师”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分析试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看谁表现最好,讲得到位,分析得透彻。这个灵感也是突发奇想,想不到能够很大程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前提是除了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前也必须预习准备充分,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引起重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会倾听,也许能够激发你的教学灵感。一般而言,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总是遵循一定的思路,只是有的思路明晰,有的思路混乱罢了。让学生自己说出或写出他们的解题思路、方法、答案之后,明晰的会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混乱的可使人引以为戒。
  2. 寻找解题方法
  教师讲评试卷的关键是应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教给学生。要把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贯穿试题讲评的全过程。比如,商务英语初级阅读第三部分——图表配对题。这部分考题主要测试理解、分析图表的能力。起初,笔者用常规方法教学生,也就是读题——解题——析题——总结。但是对初次涉及此题型的学生,效果甚微。于是笔者尝试让尖子生来完成规律总结。与其他做题不同,英语做题可以凭语感,而归纳则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因此,笔者尝试让尖子生作归纳总结,一方面既避免了他们“无事可做”的状态,又可以让他们暴露问题;另一方面既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又可以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教师讲解最终的目的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3. 巩固训练、习惯
  在评讲完毕后,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对试题优劣进行评价或可以自行设计试题。例如,商务英语阅读第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解、判断力。该部分由五个简短的句子构成,每句有三个选项,要求找出与原句相同含义的选项或选出对原句的正确解释与说明。学生这部分丢分主要是因为对商务英语的日常用语及一些常见的商务情景不熟悉。设计相关题型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懂了”“会了”,还可以验证“取鱼之法”是否到位。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样的训练既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归纳小结,更是引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思维空间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教师素养,创造和谐氛围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不单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多样的教学才能,还要拥有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人文品质。因此,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师需要积极加强自身素养,系统化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及先进的外语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试卷讲评课和上新课一样,需要许多方法和技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多方面、多角度备课,用高屋建瓴的手段指导学生把握规律,进而形成能力。“授之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只有授予学生真正的取鱼之法,试卷讲评课才能上出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也会因不断反思而更加有味道,更加有魅力,更加迷人。
  
  参考文献:
  [1]陈彩霞,英语教学的重要环[J].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5.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