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撒向每一片绿叶
2011-12-29黄秋桃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按理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应该是公正的化身,对待学生应当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伤了也心疼”啊!可在仍以升学质量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今天,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有些教师对“优生”关怀备至:课外单独辅导,作业精批细改,找他们谈心,问长问短,真可谓俯首甘为“优生”牛;对“后进生”则“横挑鼻子竖挑眼”“风刀霜剑严相逼”,动辄批评责罚,学习上不闻不问,连最基本的作业是否完成,正确率多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曾提出过著名的“马太效应”,即“对富有者还要再给,让他多余;对贫困者继续剥夺,使其一无所有”。教师的这种偏袒做法,可说是发生在学校的“马太效应”,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从“优生”方面来说,如果给予他们过多的偏爱,固然有可能使他们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往往在学习进步的同时,这些“骄子”们的自傲自负、孤芳自赏、唯我独尊、狭隘自私等不良心理也慢慢地滋生了。其结果是园丁的殷殷心血,却浇灌出一些有毒的曼陀罗花。这一类的教训,已经够多了。我们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从后进生方面来说,知识基础、行为习惯等本来就不大理想,就像干裂的田地更需要雨露的滋润一样,后进生们更渴望得到老师悉心的帮助和指导。不思“雪中送炭”,反而“继续剥夺”,将他们打入“另册”,势必会使他们厌恶学习,仇恨老师,最后有的学生发展到弃学而走,甚至触犯法律,贻害社会。谁能断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倘若教育得法,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想一想,这是多么严重的浪费啊!
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并力求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要用真诚、公平、温和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这个职业是“交心”的职业,“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从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曾有这样一个学生,活泼好动、爱思考、敢于发言,但是自控能力差,比较容易违反课堂纪律。我和他谈心沟通几次后有明显改变。但下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他变了:上课不发言,作业也明显是应付,变成了表面上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怎么啦?我先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又向班上同学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与他谈心,了解到是因为父母对他进行了严格要求,又怕教师批评;加上有几次上课举手,教师没有让他发言,他就认为教师不喜欢他,变得沉默寡言了。根据以上情况,我多次亲切友好地与他交谈,解决了他思想上的包袱。在平时上课时有意识地鼓励他发言。渐渐地他又活跃了起来,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心了,学习成绩上也有了一个较大的进步。
是啊,一个教师,只有把爱撒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去多做和风细雨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新干县麦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