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两轮复习高效课堂探析
2011-12-29张利娜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摘要:高三复习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两轮复习质量的高低,在高三的复习中,两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堂上提高效益和成绩。
关键词:高考;复习;高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能力考查被放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高考试题也开始逐渐从知识的考查转向能力的考查。对于广大一线的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对于高考成绩的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的复习中,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两轮复习则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对于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都很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的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在高三第两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依靠和坚实的操作基础。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是学科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文目标,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1. 目标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体、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明确这一节课的任务,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同时,具体的教学目标也便于教师课后对学生进行检测,学生也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自己进行自测,检查知识的遗漏和缺失,避免出现教学和学习的盲目。
2. 目标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既不能太高太大,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也不能过于简单,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意义。同时,目标的制定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目标既要体现大纲,又要贴近生活
教学目标要体现高考大纲,符合高考大纲的精神和要求,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根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目标也要贴近生活,避免目标过于教条和高考试题能力的要求脱节。
二、多元化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两轮复习中,教学方法切忌过分单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高考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1. 讲练结合,以学定教
教师的讲解是主要的教学策略之一,但是教师的讲解是单向的,而高效课堂是双向、师生互动的。教师的讲解要服从学生学的需要。教师讲解是为了不讲,是为了把教师的分析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讲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做练习,通过学生做练习,又可以使老师明确该讲什么,所以一定要讲练结合,以学定教。
2. 注重反馈,提高讲的针对性
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及时收集并整理学生在上一个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归类,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讲的效率。
3. 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和讲解内容的系统化
在两轮复习中,课堂内容力争多样化,既可以是纯知识的讲解,也可以是测验、检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巩固和提高,又可以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讲解内容上,结合两轮复习的特点,知识一定要系统化,使学生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明确课堂要求,规范课堂行为
不少学生在这个阶段心理失衡,过于急躁,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1. 课堂专注,紧跟老师的思维
两轮复习节奏相对平时讲授新课要快得多,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专注,否则可能一个走神儿,就会和老师讲解的知识相脱离,最终导致课堂无效果。
2. 善于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由于高考试题不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把知识转化为问题。在课堂上要对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应试能力。
3. 及时积累,课后总结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讲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积累,课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归纳。
高三复习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两轮复习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效益,向45分钟要成绩。
(承德隆化存瑞中学)